314、強弩之末,籌碼驚天(第1/2頁)
章節報錯
正如宋朝打了勝仗才好和談,南洋之戰會發展到江湖之爭,是因為南征軍在安南站穩了腳跟,仇鸞帶著大軍卡住了滿刺加,讓這場戰局化被動為主動。
許海已經無法獲得全部勝利了,他依舊能霸佔海洋,但從安南到滿刺加這一線, 就會成為一個巨大的血肉磨盤。
雙方要在半島流乾所有鮮血,才能真正結束戰爭。
誰也不願意打到這個程度。
而且真到那個地步,戰爭絕對不侷限於半島,大明內部也將亂成一鍋粥,到時候朝廷還能否保證對安南的後勤線?沒有朝廷支撐,南征軍孤懸半島, 能堅持多久?
戰爭的關鍵, 又要變成朝廷趕時間平息內亂了。
可短時間能平息嗎?
答桉是不能, 支撐安南這一場仗,嘉靖已經快要捉襟見肘了,他必須等到沁源的學生們進入京師大學,等起義軍來勤王。
因為只有這樣,他才能夠“憑空”得到一套新的班子來治理天下,才可以盡情的去革新變法,去動舊的利益集團。
否則。
你讓士大夫去革自己的命?可能嗎?
嘉靖需要時間,安南以及南洋的這場仗已經打到極限了,他需要時間消化戰果,需要時間去建立一支全新的軍隊,需要時間真正去掌握大明的皇權。
他很需要時間,甚至在如履薄冰。
因為南京的主要力量並沒有放在南洋,那是許家的主場,南京還有很多餘力,在那裡虎視眈眈, 沁源的亂子, 不過是一場小動作而已。
哪怕張執象南下之前,先去了河套地區,見了俺達汗,又震懾宣大的邊軍。
這的確拖延南京的節奏,讓南京引寇入關的計謀暫時擱淺,但並不等於永久擱淺,俺達汗不願意合作,他們可以幹掉俺答汗。
甚至於,沒有蒙古人,他們可以假扮蒙古人。
辦法很多。
只是要不要做而已,有沒有統一好步調和利益,有沒有把握對付俞大猷,京師三大營滲透到了何種地步……
這些較量是全方位的,比單純的戰爭要麻煩許多。
嘉靖在京師絕不輕鬆,若非是這些年的積累,對於朝堂的步步掌控,又有嚴嵩願意做黨羽,嘉靖恐怕難以維持這個局面。
所以。
張執象和嘉靖是“強弩之末”,許海看出來了,他雖然輸了很多, 但他依舊掌握著主動, 所以他有恃無恐。
許家的優勢太大, 他有足夠的容錯率。
在半島、南洋的戰爭, 他可以輸很多場,也可以被王直戲耍,但對方只要讓他捉住一次,就會死無葬身之地。
誠然,張執象在安南的手段超出了這個時代,以從未想過的方式達到了不可能的效果。
安南在短短三個月時間內,不僅被他們佔領,更是變成了核心勢力區,以安南民眾所表現出的支援力,所有勢力看了都會感覺膽寒。
發動百萬民夫,自發的去維持後勤線,仇鸞守在滿刺加,就給人一種如同山嶽般難以撼動的感覺。
哪怕是許海,也沒有把握,陷入戰爭的泥潭之後,多久能夠拿下半島,恢復貿易通航。
沒錯。
他們這些豪商是有錢,可一旦貿易停止,陷入赤字,為了維持龐大的家業,其他的不說,就許家這麾下的本部三大艦隊,外部的八大金剛,得要多少錢才能維持?
他們是沒有領地的,沒有民眾基礎的,戰爭一旦持續下去,他們能打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