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府。

洪覺山問道:“張執象來了?”

阮淦點了點頭,說道:“好幾支隊伍都被滅了,死了有將近叄千人了,還是以法術殺人,有幸存者回報,可謂是彈指間灰飛煙滅。你們大明的國師,這麼殺人不影響修行的嗎?”

張執象不認為他一個人能結束這場戰爭, 但卻也不是不作為。

他只是沒有到宣化城來斬首主將罷了,那些為禍地方,四處屠殺的叛軍,他可沒有手軟,見一個便殺一個。

近叄千名叛軍被他斬殺,也確實起到了震懾效果。

正如百姓更願意相信皇帝、神仙, 叛軍也更怕神仙……

叛軍和還鄉團都收斂了一些, 寄希望於阮淦他們這些“中樞”能夠把問題解決了。

洪覺山聽聞張執象所為, 便感慨道:“親手斬殺叄千人,自古以來,是沒有修行者敢這麼做的,也不知張執象的回光修為有多深了。”

阮淦不滿道:“洪大人,現在不是崇拜敵人的時候吧?”

洪覺山瞥了這老匹夫一眼,冷聲道:“你連張執象什麼境界都搞不懂,不知道他修為有多高,如何去對付他?”

“而且。”

“張執象現在沒事,不代表他殺人沒負擔。”

說著話,洪覺山一收扇子,拍手道:“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第一,抓壯丁, 控制他們的父母妻兒,逼迫他們去屠村。”

“再把那些壯丁送到張執象面前,看張執象如何處理,還會不會繼續殺人。”

“便是不懼因果, 也拷問拷問他的道心。”

“其二。”

“派人去鎮國寺, 請萬行大師出手吧。”

阮淦愣了下,震驚道:“萬行大師還活著?”

阮淦對此難以置信,因為萬行大師是五百年前的人物了。

安南不同於半島其他地方,因為受華夏影響很深,屬於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並行,甚至大乘佛教在朝堂的分量更重,佔據主流。

可以說,平原地區的寺廟是大乘佛教的,山林中的寺廟是小乘佛教的。

大乘在朝堂,小乘在山野。

大乘佛教發菩提心,救苦救難,言眾生皆可成佛,這立意是好的。

可正如張執象說的那個佛陀入滅後的故事,末法時代,魔王的弟子會穿上袈裟,學佛陀的法,於是,強調普渡眾生的大乘佛教……世俗化了。

寺廟開始“談笑有鴻儒, 往來無白丁”,逐漸演化成為“我佛不渡窮比”。

《唐書》當中有寫:“天下財富十分, 寺廟有之七八。”

做到這個份上,便有了叄武一宗的滅佛運動了。

佛教世俗化做的最好的是淨土宗,淨土宗善經營,又將佛學簡化成一句“阿彌陀佛”,念千遍、萬遍去修持,然後得西方阿彌陀佛的接引,可以前往極樂世界,抵達彼岸。

大顯即大密。

“阿彌陀佛”的確有無上偉力,可眾生福薄,到底是能夠領悟偉力的人多,還是口是心非的人多?多少根本不學佛法的,剃了頭髮,念一聲阿彌陀佛,就說自己是淨土宗,然後打著佛門的招牌斂財?勾結權貴,壓榨百姓?

這是佛門?不,這是佛閥。

大乘佛教的缺陷就在這裡,既要救眾生,眾生的心性資質又參差不齊,教內壞人多了,難免鳩佔鵲巢。以至於所有佛教弘揚的地方,都存在著尾大不掉的情況,甚至嚴重影響國家治理。

大理國曾經的天龍寺,甚至可以左右大理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