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卿的第一反應不是欣喜,而是警惕。

他並沒有因為張執象與王絳闕成婚就無條件相信張執象,這些年來,雖然許多事他都按照王絳闕的規劃去做的,但這並非說他沒有主見。

他好歹是打退朝廷三次圍剿的起義軍領袖,是戰場上殺出來的草頭王。

他得為起義軍那一萬多人負責,得為沁源十多萬百姓負責。

他很清楚自己這些人的身份是反賊。

倘若嘉靖這是在設計, 他們這些人送到京師去,便是被集體坑殺也不是不可能……

“我們可是反賊,如何勤王?”

陳卿並不積極,甚至在推卻,張執象就明白他在擔憂什麼,張執象沒有直接解釋,而是問道:“起義軍佔據沁源地利, 便可永遠高枕無憂嗎?”

“地方衛所剿不了沁源,是因為沁源影響不大,沒必要大費周章。”

“倘若如你們在馬武寨那樣,佔據上黨,俯瞰中州,肘臂河東,地方官府坐立不安,必然要發兵來剿,你們能打退一次、兩次圍剿,卻打不退第三次第四次。”

“沁源地勢險要,可也是絕境死地,一旦被圍,是沒地方逃的。”

“一縣之地,你們有多少物力?”

“大軍封鎖, 至多三五個月, 你們必敗。”

“做的更卑鄙一些, 在沁源上游築壩,水源一斷, 你們能撐幾時?炸堤放水, 沁源不受災?”

“照我說。”

“朝廷只需派一員大將,領兵三萬,便可剿滅沁源。”

“我知道沁源上下的戰鬥意志,可朝廷京營的改變,你們應該也有目共睹,如今仇鸞帶著大軍打安南,戰爭形勢已經完全變了。”

“大當家的還需明白,朝廷要剿滅沁源,不難。”

陳卿臉色變化,其餘幾個當家的也不好受,他們只有一縣之地,確實沒有騰挪的空間,除非他們先動手攪亂山西,如果能奪取一省之地,局勢就大不一樣了。

可這樣一來,關鍵就是朝廷要均田免賦,是真是假?

倘若朝廷真的均田,誰還跟反賊走?

他們自己這些年走來, 對於這些事情再明白不過, 道理說破了天,老百姓也不懂的,他們只知道均田是最大的事。

幾位當家的愁眉苦臉,不知該如何應答,王絳闕卻反駁道:“你這話說的不地道,沁源可沒有那麼好剿滅。”

“朝廷若有大軍出動,我們定然是知道訊息的。”

“這些年,我們雖然沒有往外擴張,但不代表沒有滲透發展,我們是有足夠的行動預案和準備,十天之內,攻安澤、下古縣、佔霍州,北上靈石,便可堵住太原來軍,再以主力南下,只要搶在朝廷大軍趕到之前,打下晉陽,便能以一府一州十縣之地迎戰朝廷大軍。”

“勝算可能不高,但將戰事拖個兩三年,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而朝廷卻拖不起。”

張執象眼光微動,當即說道:“朝廷拖不起是因為我們正在與士紳豪商開戰,難道我們硬要碰個你死我活,然後由那些士紳豪商繼續維持剝削統治嗎?”

王絳闕道:“那朝廷如何保證這不是請君入甕的計謀?”

張執象道:“禮部會給所有學生明發身份,往外公佈這批京師大學的招生名單,朝廷發債五千萬兩建京師大學,不會在初創之時就把名聲敗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