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雄強調著,想要讓張執象意識到他們的先進性,有著孃家人撐場面的想法。

“她在教小學?”

“我們所有的教材,包括大學教材,都是青陽先生編寫的,相對於已經可以自學的大學生來說,小學生才更需要先生教導!而且,先生每週都會在大學有講座,從來都是座無虛席。”

“這樣啊……”

路上,葛雄不僅介紹他們的教育水平,更介紹他們的工業水平,說朝廷的北斗神銃,他們已經研發仿製出來了,他們的科研水平比朝廷和舟山都高,只是缺乏基礎工業門類支撐。

張執象忽然想到了當年王絳闕評價《算學寶鑑》的雲淡風輕。

王家本來就重視理工。

這十年來的投入培養,沁源大學的科研水平超越朝廷工部和舟山那邊,也不是不可能,當然,僅限於理論水平……

葛雄帶著張執象來到上課的教室門前,手持粉筆寫板書的王絳闕以餘光看到了門外的人。

恍惚間的熟悉,讓她第一反應,就想起了那個人。

她停下了筆,平靜的跟學生們說道:“自習。”

說完,她轉身出門,離張執象越來越近,沒有問候,沒有寒暄,只是說道:“來了?”

“嗯。”

“我帶你逛逛?”

“好。”

看著兩人離去,葛雄嘆了口氣,坐在走廊的臺階上,從兜裡摸出一隻皺巴巴的捲菸,用火柴點燃,難受的抽著煙。

最靠近門的調皮男孩,探出身子問道:“葛叔,那是誰啊?”

葛雄悶聲道:“青陽先生要成婚了。”

“哈?”

那男孩頓時驚叫,訊息,也就傳開了,而張執象和王絳闕對此並不知情,王絳闕正帶著張執象觀看沁源縣的工業能力。

除了冶鐵、機械、化工等門類外。

竟然還有捲菸廠和火柴廠。

“單純依靠農業,沁源是沒有足夠的收入和資本發展工業的,我們王家也不能直接投資,那對於沁源自身的發展也是不利的,沁源需要支柱性產業,來負擔工業發展和財政支出。”

“北方苦寒,菸草也不完全是壞處。”

“它能祛溼驅寒,雖是傷津耗氣,但也挺好找補的,烏梅之類的,就有生津降火的效果。”

“在大明,多是兩廣地區食用菸草,可以去瘴氣殺蟲。”

“《滇南本草》有言:治熱毒疔瘡,癰疽搭背,無名腫毒,一切熱毒瘡,或吃牛馬驢騾死內中毒,皆可用菸草。”

“如傷寒、瘧疾,亦是有效。”

“此物利大於弊。”

張執象撓了撓頭,沒有反駁,以中醫的觀念來看,的確如此,畢竟任何東西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

物有偏性,在於如何用罷了。

菸草最大的問題是成癮性,控制不住劑量。

“它會成癮。”張執象提醒道。

王絳闕卻說:“僅僅只是心理依賴罷了,沒有生理依賴危害就不大,我們首先要解決的是生存問題,才談其他,沁源需要這個產業。”

“如何,有些失望?”

“我們的主要收入居然是捲菸。”

張執象倒也沒失望,畢竟後世某個大國,軍費都是靠煙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