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天官世系,甲子事變(第2/2頁)
章節報錯
嘉靖唸叨著,錢衡笑道:“看來陛下已經發現了,無論范蠡也好,我們先祖錢鏐也好,鑄劍的歐冶子也好,我們這些人,都是吳越出來的。”
“華夏龍脈有三。”
“我們最早就是沿著南龍而去,最後定居吳越的。”
“而北龍護持華夏,最終與中龍匯聚於京師,成二龍戲珠之局,在先秦之時,龍脈未至,北龍主要傳導靈能護持中龍,而中龍之要尚在中原,故而天子居中而履至尊。”
“秦滅周,周王室正統消散,天子之道由我們保留了下來,如今只剩我們天官一脈了。”
嘉靖點頭,接受了這個說法。
而錢衡卻沒有停止解釋,他向張執象說道:“法海上師說國師能知未來之事,我們不妨映證一二,好證明天官護持華夏之說。”
“好。”
張執象自然不會拒絕,而且他隱隱之間也找到了一條脈絡。
錢衡先是將雷峰塔的來歷說了一遍:“先祖錢俶為鎮壓江白蛇,特以南龍龍脈之力,建雷峰塔,請佛頂骨舍利為陣眼。”
“雖然有些玄乎,但的確是雷峰塔鎮壓白蛇,才讓宋亡之後出現轉機,有大明,有洪武應運出世。”
“但天命難改,大明命運坎坷,陛下和國師應有知曉。”
“當初。”
“雷峰塔建成之日,天竺高僧留下一句讖語。”
“雷峰塔倒,西湖水乾,白蛇出世。”
“陛下和國師在揚州的時候應該已經看到了白蛇,但此白蛇,不一定是真蛇。”
“畢竟西湖還未乾涸,雷峰塔尚未倒塌。”
錢衡說到這裡,張執象忽然一震。
他連忙問道:“西湖如何了?”
錢衡答:“西湖漸成平田,水塞不通。”
張執象喃喃說道:“嘉靖三十四年,倭寇入侵,雷峰塔焚燬,只剩塔芯……”
嘉靖和錢衡皆是一震,兩人對視一眼,只覺得那股命運的奇妙難以言喻,而嘉靖倭亂,雖然嘉靖一度強勢,但最終隨著嘉靖的駕崩而宣告失敗。
隆慶元年開關,走私變得光明正大。
江南士紳,再也沒有力量可以限制他們,從此無法無天……
“不,雷峰塔還有塔芯,尚未倒塌。”
錢衡震撼之後,發現了這個細節,看向張執象追問。
張執象說道:“從那以後,雷峰塔便一直是塔芯矗立,一直到滿清滅亡,過了三百多年,嗯,以王莽的元始元年為基礎算,是元始1924年,雷峰塔在臨安居民長久的撿磚之下,轟然倒塌。”
“而這一年。”
“第六十二代天師張元旭到滬,也就是現在的松江府滬縣,召集江南正一各路高功,於滬縣開辦道教總會,但歷史記錄是,會議沒有被批准,沒能開成,而天師張元旭……病死。”
“從此以後,天師劍和陽平治都功印便不見了。”
“第六十三代天師張恩溥繼位的時候,其實已經沒有了天師劍和陽平治都功印。”
“而元始1929~1930年,中原大旱,赤地千里。”
“西湖,也幹了。”
“次年,倭寇入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