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提攜天地,把握陰陽(第1/2頁)
章節報錯
學內丹就看不起外丹,其實是不對的。
宋元以來,內丹體系成熟,金丹的確是無上大道,但也不是誰都有那份悟性,張執象要進行長生革命,就要考慮更多的普通人,許多人的修行,
是需要外丹輔佐的。
丹藥也是普通人可以體會到長生之力的存在。
道、醫是一體的。
醫學當中也有祝由術,祝由術以符法祈禳什麼的,本質上是移精變氣,以施法者的精神變為氣,幫助病人治療。
這是醫術,
更多的也是道術。
煉丹也是如此,相比於普通的醫藥而言,
丹藥是多了氣這個因素的。
普通醫生開方,連附子、烏頭這種有毒的都不敢用多量,但有些病人,本就是病入膏肓了,不用猛藥根本救不回來,寧願少擔責任,也不敢開方。
可在名醫手中,這些毒藥就是能夠起死回生。
鉛汞同樣如此。
它們的“藥性”比附子、烏頭更偏,更毒,普通人根本用不了,但是在丹藥大家手中,那就是煉製仙丹的好材料。
如佐太。
它的主要成分是水銀,是透過秘法炮製,經由千百次煅燒之後,變成粉末,將粉末落於水中,卻不會如水銀一樣浮起來,
就說明水銀的毒性去除了,藥性保留了。
如此便可入藥。
這還是水銀一種材料的炮製,更多的材料,如鉛、硫磺、砒霜……真正要煉成丹藥,可不光是工藝上的煅燒就可以的,煉丹師在煉丹爐面前,可不是光守著火候的。
因為要拔除毒性,融合藥性。
非物力所能及。
有些丹藥對食用者有要求,需要有一定的修為才能服用,但幾乎所有的丹藥,都對煉丹師有要求,需要煉丹師有足夠的修為。
門檻高,就意味著產量少。
但,也不是不能普及,就像藏藥中的佐太一樣,由煉丹師煉製最核心的佐太,其餘的藥物配伍,則由醫生去做。
唯有規模上來了,煉丹師足夠多了。
於修行一途,才能先富帶動後富……以至於可以量產仙丹,實現全民長生。
丹藥,是中醫的進階科技。
科技樹不能廢。
邵元節見張執象不僅願意學外丹,更是明白外丹的重要性,便十分欣慰,開始給張執象講外丹的精要之處。
邵元節問:“應該是學過《千字文》的?”
又是千字文?
張執象點點頭,說:“學過。”
邵元節笑問道:“既然學過,那便考考你。‘雲騰致雨,露結為霜。金生麗水,玉出昆岡。’此句何解?”
雲騰致雨,露結為霜。
描述的都是雲氣上升遇到了冷氣就下雨,夜裡的露水遇到了冷氣就凝結為霜,表面上看,都是很樸實的自然現象。
從外算來看,就是水的氣態、液態、固態的變化。
但。
內算來看,那就是……氣的升降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