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第1/2頁)
章節報錯
嘉靖在淮安的時候就能親切的跟農民們打交道,畢竟是否誠心,是可以感受到的,你以真心待人,他人自然不與你疏遠,陳五一家也就沒有了那麼多拘謹。
陳五的兒子被嘉靖抱在了膝上,問道:“你有大名麼?”
“先生給我取了名字,叫陳明。”
小名狗子的男孩有些不自在,他覺得自己身上有些髒,怕把灰沾到這明顯很貴重的衣服上,皇帝是天底下最尊貴的人呢。
“明這個字就很好,好名字。”
嘉靖讚許的摸了摸小傢伙的頭,問道:“開蒙了嗎?”
“有讀書哩,大名就是先生給取的。”
陳明虛歲是七歲,在大明,這個年齡開始蒙學讀書,只要家裡有條件,多少都會送去私塾,至少先讀兩年,萬一有天分,可以考科舉呢?
“都學了些什麼?”
“先生說讀《三字經》以習見聞,讀《百家姓》以便日用,讀《千字文》以明義理。”
“哦,先生的話你都記得?”
“嗯!”
陳明很自豪的點了點頭,陳五也在一旁笑道:“這孩子就是記性好。”
嘉靖指著陳明說道:“這叫積善之家必有餘慶,行善事,得善果,孩兒自然聰慧,可不是什麼龍生龍,鳳生鳳。”
“我家那孩子,雖大了兩歲,先生說的東西,他卻經常忘記。”
“小傢伙將來有出息。”
陳五一慌,正要說不敢與皇子比,陳明就說:“那一定是大哥哥學的東西太多了,所以記不住。”
嘉靖愣了下,颳了刮他的鼻子,稱讚道:“還真是個機靈鬼。”
“將來好好讀書,你要是進了殿試。”
“朕點你做狀元。”
陳明卻說:“那……我能拿狀元了,再去殿試。”
一個先後的順序,陳明小小年紀卻能透徹,不光是記憶好,情商品性更高,嘉靖就喜歡這樣聰明的孩子,都有點想讓他入宮陪太子讀書了。
陳五看著兒子也滿是疼愛,他有些傻傻的笑著,說道:“全靠小天師福澤,我才能有這樣好的孩子。”
“否則這輩子連成婚都難。”
“這孩子可以說是小天師送給我們老陳家的,狗子,你要記小天師一輩子的恩情,明白嗎?”
陳明從嘉靖的腿上跳下,鄭重其事的給張執象行了拜禮。
張執象本想阻攔,但還是受了這一禮,待他抬起頭後,才說道:“你既然拜了我,我便算你半個老師,教你一課。”
“順便解一解陳大哥的疑惑。”
“這一課叫……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先起來吧。”
將陳明扶起,讓陳五去搬個小板凳給陳明坐下,張執象才說道:“秦朝時期,秦始皇死後,陳勝、吳廣發動了起義。”
“在起義的時候,陳勝說了一句話: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他是對的。”
“王侯將相的孩子,與百姓的孩子,是一樣的,父輩聰明,孩子卻不一定聰明,你們往往覺得富貴人家的孩子更聰明更厲害,並不是因為他們的先天稟賦就高,而是他們接受的教育資源更好。”
“如陛下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