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江南之富,橫跨千古(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明嘉靖十五年,人口為2.8億。
更加詳細的戶口資料全部在玄武湖,每十年一次的大造黃冊並沒有停止,只是在京師看不到這些資料罷了。
以往嘉靖也只能讓廠衛調查各縣的人口記錄,加以統籌計算,得到一個估算的數值而已。
一個皇帝連治下百姓有多少都不知道,其實也挺可悲的,不過,這一次祭拜太祖回去後,他準備改籍統民,重新統計人口了。
“咦。”
張執象頗為意外的從書架上那下一本冊子,《列國人口詳情》不僅記錄了東洋和南洋各國,西羅洲各國,甚至商洲各國都有統計。
人口、國力、特產、市場都有記錄。
由此可見,南京並不是在圈地自萌,他們與同舟會合作的同時,是保持對外部世界的充分了解,並且時刻調整戰略的。
大明是世界商品的生產中心。
南京根據市場需求,貿易吞吐,直接調控商品和原材料的生產,從而讓貿易的效率最大化。
計劃經濟?
後世說華夏人不懂經濟,這是個笑話。春秋時期,管仲就用經濟戰幫齊國稱霸,後世玩的那套,都是人春秋時期玩剩下的。
就連宋朝,看著窩囊,每年送貢幣。
但宋朝依靠貿易霸權,深度與遼國繫結,每年獲得的貿易順差比歲幣多數倍不止。
玩了幾千年的經濟,還能把明朝的財政玩崩潰,這說明不是他們不懂,而是他們故意的,從眾正盈朝到崇禎十七年亡國,大明是被有預謀的滅亡的。
放下冊子,張執象心情複雜。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這群人最後終究還是玩火自焚了,他們遭殃不要緊,連累的是整個華夏文明。
自以為可以控制滿清。
卻不知道滿清壓根就不在意虛名,壓根就不跟你融合,入關之後還住滿城,終滿清一朝,不僅防漢甚於防洋,而且一直以來,都在與洋人聯手。
終於。
滿清馴化出了一批腐儒,只會跪舔。
洋人得到了大明的科技知識。
大家都有光明的未來,皆大歡喜,皆大歡喜……
嘉靖也將手中的冊子放下,見那邊似乎對於安南的討論已經結束,開始投票環節了,以48對24的票數,第二項議案被透過。
他們決定放棄正面跟仇鸞交手。
“你們其實很會治國啊,為什麼京師就常常被你們弄得一團糟呢?朕不看人口,都不知道你們生意做的有多大,江南有多富。”
“當然,你們德行還是一樣的。”
“京師那邊國庫空了,你們肯定連一兩銀子都不願意捐,也不知道南京這邊戶部沒錢了,你們會不會捐銀子,例如打安南,是缺銀子才選的第二項嗎?”
對於嘉靖的問題,夏言冷笑道:“一百六十萬對於南京來說,什麼都不算。”
“戶部的銀子不過是常例而已。”
“我們要的不是將仇鸞阻攔在安南之外,而是讓他陷在安南,嘉靖小兒,你便是改了幣制,建了銀行,又有幾兩銀子可用?”
“打安南,註定抽乾你的血。”
嘉靖為了給寶鈔建立信用,在幣制改革之初,承認回收洪武以來的歷代舊幣,天然就揹負了五千萬兩銀子的債務。
雖然隨著寶鈔的推廣和使用,民間的存量越來越大,每年可以增發上千萬兩的寶鈔流入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