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東南門戶,舟山繁華(第2/2頁)
章節報錯
也不知道舟山從事造船業的人員有多少,恐怕至少有數萬人,這是全世界最大的造船基地,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兵工廠,貨品集散中心,貿易中心。
“張執象?”
在張執象眺望舟山的時候,一個面容與王源之有三四分相似的男子獨自走來,男子繼承了王家的俊美,但卻美得有些刻薄鋒利。
他穿著一身和服,不,這個時代,應該叫“吳服”。
這本來就是華夏的服飾,只是扶桑人用了,後世就改為和服,有點沒道理,可能是因為跟扶桑打交道比較多,他的打扮其實還是有點偏扶桑風格。
吳服、木屐、花傘。
作為一個男性這麼打扮,卻也沒讓人覺得陰柔,只是有另一種獨特的美麗。史書記載,扶桑大名中的宇久盛定、松浦隆信等都對王直極為優待。
或許,光憑這份外貌氣度,那些扶桑大名看他就覺得是在看天潢貴胄,比他們自己的天皇,更像天皇。
天空有著陰綿的細雨。
王直撐著傘,張執象則任由細雨拂面,問道:“王家四郎?”
“跟我來吧。”
王直微微點頭,然後轉身前行,木屐踩在糯米灰漿鋪就的地面,發出清脆的聲響,張執象這才注意,這邊島上的道路,都是用這種“水泥”鋪就而成。
“這裡好奇怪。”
“嗯。”
隨著漫步前行,王翠翹和張靜篤看著雙嶼島的氣氛,覺得有些奇怪,因為雙嶼島上有著隨處可見的涼亭,穿著粗衣短褐做工的工人也能自在飲茶,有女子彈琴,則會有一些人圍觀,一曲彈罷,各自拍掌叫好,島上整個怡然自得,但萬事萬物又井井有條。
尋了一處沒人的涼亭。
王直停下,說道:“雙嶼島是王家的,在這裡的都是沿海百姓送入我船隊中的子弟,島上有學堂、武館、醫館、工匠館……一應生活、學習皆自主使用,無需任何花費。”
這是王直對雙嶼島的第一句介紹。
王翠翹她們只覺得新奇,張執象卻明白了,自從他寫那篇分析報告之後,在他這裡得到了馬先生的學問,用的最好的不是嘉靖,而是王家。
不但王絳闕在青羊山起義軍裡面搞馬學,王直在雙嶼島也是如此。
或者說,王家的經營理念本就相近,大概全面都在向這個方向靠攏,王家能夠體會到,馬學的應用讓他們內部的凝聚力越來越強。
幾乎每一個員工,都在為王家的發展竭盡全力。
那不光是錢的問題。
而是“天下皆白,唯我獨黑”,那種人格上的平等,那種自己當家做主的感覺,是外面世界想都想不到的……
因而雙嶼島與外面的世界格格不入。
簡短的介紹了下雙嶼島後,王直看著張執象說道:“叔父提及了你對我的擔憂,事實上大可不必如此。”
“我沒有想過用馬學這套去爭天下。”
“因為我不可能讓全天下所有人都過上這種日子,實際上,即便是王家的富有,也僅僅只能給予一部分人這樣的生活。”
“因而並不存在讓我奪取天下的客觀條件。”
“至於稱王割據,更無須擔憂,王家從不貪圖那種虛名,以官寮帝制那一套,如今的時局,是不可能取代大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