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少年佩劍,且入江湖(第1/3頁)
章節報錯
“他託夢給你?”
“怎麼可能!他死的那麼慘,他一生行俠仗義,卻落到這個田地,如何肯安息?他必然在等我,等我一起向你們報仇!”
“去死,去死,去死……”
化為厲鬼後,哪裡還能夠冷靜思考?明知不敵,鄭寡婦還是衝向了張執象,張執象站著沒動,她的手剛碰到他身上,就被金光震飛。
哪裡靠近得了?
張執象沒有理會她的攻擊,而是解釋道:“你能化作厲鬼,跟時代有關,你丈夫死的時候,天地陽氣低迷,他尚且不足以化為厲鬼。”
“如果是以前,你殺了石磊,他也沒辦法化成鬼魂來找你。”
“我和翠翹姐自然也不知道你們的恩怨,你也就神不知鬼不覺的完成了復仇,可偏偏天時變了,你的事情被發現了。”
“只能說因緣際會,該是如此。”
“可你既然不信我能主持公道,公審時不將真相說出,如今為何又來怪我們沒有救你?竟然要化作厲鬼來害人。”
“當真是荒唐。”
“鄭氏。”
“我再問你最後一次,你可願超度?”
張執象其實有些憤怒,明太祖朱元璋修了一輩子的法律,甚至規定家中有《明大誥》犯罪可以減罪一等,就是為了讓百姓懂法,敢於拿法律來保護自己。
結果朱元璋死了,百姓就把《明大誥》當成廢紙。
他歷經千難萬險,一路上犧牲了多少人,好不容易把登聞鼓送到京師接受敕封,但凡有冤屈,只管去衙門伸冤即可,現在知縣老爺們還敢不用心辦案?
結果你不去告狀,想著自己報仇。
如今觸犯了法律,又說自己絕望的時候沒人幫忙。
若非這樣的性格,也不會自殺化為厲鬼吧?
張執象見鄭寡婦不聽,還在繼續攻擊,知道她已經不會聽任何道理了,便緩緩抬起了手指。
“世間哪有鬼神,不過是人心罷了。”
他搖頭感慨,金光爆發,鄭寡婦瞬間被燒為灰燼,鬼神不過是人心的投影,大暑之世讓這些投影顯現人間罷了。
王翠翹見他已經解決,便給他倒了杯茶。
用以緩和氣氛。
“自從有了登聞鼓後,吏治清明瞭許多,起碼有人告狀,衙門不敢不作為,有些時候為了破案,特意請江湖上的好手來幫忙。”
“久而久之,江湖上甚至專門出現了一個職業叫做‘偵探’,幫各地官府破案的。”
“鄭氏不告官,自然有對夫家安全的顧慮,但更多的是她自己的原因,她已經偏激癲狂了,落到如今這個地步,是她咎由自取。”
她寬慰著張執象,張執象搖了搖頭,他並沒有往心裡去,而是想著其他的問題。
“不聊這個,現在寅時一刻,你還要睡麼?我就在院子裡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