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民意如水,浪遏飛舟(第1/2頁)
章節報錯
即便火器已經普及很多年了,弓弩依舊沒有從大明的軍隊中退役,受限於火銃繁瑣的裝彈步驟和漫長的開槍時間以及次品火銃炸膛的危險。
許多時候,弓弩要迅捷的多。
明朝軍隊的弓一般分為40、50、60、70斤不等,但真正的猛將,如岳飛這種,是有記錄的能夠開三百斤的神臂弓的。
另外,弓能體現的技法遠勝於槍械。
子彈轉彎的槍鬥術只存在於電影當中,但弓鬥術確實存在,厲害的射手都能夠讓箭矢轉彎,箭矢在飛行過程當中,中間是在不斷回彈的,箭鏃和箭尾卻又保持著平衡。
箭的彈性,讓其本身擁有著無限的可能。
漢將李廣曾誤把石頭當成老虎,一箭射出,箭矢沒入石中,聽著就覺得誇張,但確實是史書明確記載的,這就是弓箭技法登峰造極的表現。
城頭上那名神射手用的是一張牛角大弓,看拉力絕不下兩百斤,先前幾次出手都逼得張永煥頗為狼狽,可見實力。
此次出手,時機把握,在場所有人都自嘆不如。
能夠看清此箭的,都覺得這一箭比方才那一腳還驚險,但,一柄飛刀斜插進來,將箭矢撞偏,箭鏃的冷鋒颳著張執象脖子飛過,一道血線飆起,證明了沒有金光守護的張執象只是凡人之軀,脖子上的傷口足有一寸來長,正滋滋流著鮮血。
張執象回過神來的時候,只覺得火辣辣的痛。
但他並沒有去檢視傷勢,而是看向了城頭的那位神射手,其明明是一副校尉的軍裝打扮,但卻演起戲來,那些士兵們朝神箭手攻去,神箭手極為輕鬆的就踢開幾人,站在城頭“萬夫莫當”。
“你是何人?”
張執象平靜出聲,那神射手冷笑道:“軍中義士,看不得你這等邀名望聖的奸賊,出手為民除害罷了。”
“名號都不敢報?”
“哼!老子高睢陽,金吾衛千戶!”
“原來是高千戶,敢問高千戶為何汙衊我是邀名望聖的奸賊?”
武鬥固然精彩,但文鬥更加讓人精神振奮,戰局暫時僵持,看來是張執象略勝一籌,劉渡舟明顯已經被一個五歲小兒打傷了。
哪怕張執象身上金光因為消耗過大,暗淡了幾許,但誰站著誰躺著一目瞭然。
再者。
觀眾們覺得離譜,朝廷方才的表現,說不是有意要害張執象,誰信?但張執象敢帶著民眾來承天門請願,朝廷出手也正常。
不過……
老子們行走江湖,怎麼都是頂著劫富濟貧、行俠仗義的名頭的,平日裡最看不慣的就是這群貪贓枉法、構陷忠良的狗官!
小天師不但為百姓請願,還毫無保留的將真經公之於眾,豈能讓你等害了?
一時間,沸反盈天,全都在指責高睢陽,更有暴脾氣的,剛剛被錦衣衛攔下了就很氣,直接動手往張執象那邊衝,喊著保護小天師誅殺狗官的口號。
高睢陽惹了眾怒,但卻沒有半點畏懼。
他冷笑的指著人群說道:“大通錢莊的案子才發生三日不到,應天府衙門正在竭力追查,還不等結案張執象便帶著百姓來承天門前請願,這不是邀名博利是什麼?”
“大公無私的為百姓伸張所謂的正義,可也不曾想想,1300萬兩,就算朝廷想賠,拿得出這麼多銀子嗎?”
“真以為全天下就他一個人為百姓著想了?”
雖然是詭辯,但確實有道理,如果沒有官府以往的德性為參考的話,高睢陽的話很有道理,可事實上就是官府不會賑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