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被譽為新首都十六景之一,半球形建築物,遠看像漂浮在水面微微拱起的黃葛樹葉子,法國建築師保羅設計,其貌不揚但卻是世界第一大的穹頂建築。

室內共有七部分:歌劇院、小劇場、戲劇院、音樂廳、藝術精品長廊、第五空間,以及位於兩翼的藝術展覽館。

中俄建交75週年的慶典轟動,在音樂廳舉行,全場共一千五百多個席位,配置極佳,頂棚有龜背反聲板,牆面凹凸也經過計算,為保障聲音的擴散。

一切都透露著四個大字「價值不菲」!

「這音樂廳有華夏最大的管風琴,誇張的94個音栓,發聲管6500根,定製的克萊爾管風琴,很貴。」抒情男高音李韋文嘖嘖稱奇。

後臺候場大廳的嘉賓們三三兩兩聚集,藝術家也有小圈子,肯定是熟識的聊兩句。

有蒙舞大家裡德格金,也有遼省歌舞團的團員,他們演出農樂舞(朝鮮族舞蹈,霓裳羽衣舞表演者林姍月,華夏舞蹈團首席等等,不能光說舞者大佬。

音樂大佬囊括美聲歌唱家,和民歌歌唱家,楚枳有經驗,表現比較從容,這種場合皆為民族性和國際性(美聲的演出,他是現場唯一的流行音樂人。

從年齡來說,楚枳也非常起眼,不過他演帝獸很低調,沒辦法天生不是個高調的人。

到場有幾個熟人,會迷路的李韋文,在上次交流會見過的演繹傣劇團隊的隊長童日,在李叔介紹下又認識了幾個藝術家。

社交能力頂尖的楚枳,特別擅長和四五十歲的人群打交道。

「我記得上次是柏林愛樂樂團來華演出,坐的觀眾席,非常愉快的聽覺盛宴。」裡德格金道。

裡德格留著金絡腮頭頂是強者的髮型,聲音也豪邁大氣,畢業於中央民大的他,有「草原舞仙」的美譽。

「觀眾席和舞臺距離很近,但臺上臺下完全不同啊,今日觀看文藝演出的有毛熊國一號和我們一把手。」林姍月是位氣質極佳的女士,她道:「演出有點壓力。」

「沒看出林老師是有壓力的樣子。」李韋文開口道。

「我只是維持表面鎮定,其實內心慌得很。」林姍月輕笑著道。

氣質美女當真很絕,五官較為普通,但一顰一笑就漂亮,舞蹈可以提升氣質,舞蹈大家更別提了。

「壓力是最好的動力。」裡德格金說道,如果他沒拽緊拳頭說話可信度更高。

在場沒任何表演者在當前場合沒壓力,除了楚枳......一千五百多席前三排都為中俄的***物。

後面幾排也不容小覷,華東師範俄研究中心主任、一帶一路產業促進會的辦公室主任、央媽國際電視臺俄語頻道的負責人等。

「小九很淡定啊。」林姍月目光挪過去。

「我內心其實也很緊張。」楚枳禮貌性地緊張一下。

來自於莫斯科的朋友送給楚枳的特產,羅斯大班72度伏特加,進入會場前有點口渴就小酌了兩口,此刻楚枳是七分醉,有什麼可怕?

「楚老師的歌曲,在我們草原也特別火。」裡德格金道:「不過很多都很難唱,我在KTV點過《夜的第七章》。」

裡德格金的普通話非常標準,一點口音都聽不出來,但能不能唱和普通話沒關係。

話題轉到了眾人代表作這一環。林姍月有許多出圈,討論度極高的古典舞蹈,前幾日《國之大慶》進行小範圍刷屏了呢。

聊著不相干的話題,嘉賓們輕鬆許多,仔細想來在坐皆是藝術家,豐富的經驗足以應對絕大多數舞臺問題,可為什麼還會緊張?

更大原因是「未知」,不知道觀眾們是否喜歡,也

不知自己能否扛住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