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渡慈航的本體乃是一條蜈蚣精,有著上千年的道行,而它旁邊這些僧眾也不是人類,是它的子子孫孫,都是蜈蚣精,尋來活人作為軀殼,掏空之後穿戴在身上,頂著活人的樣貌活動。

用著這樣的方法,普渡慈航替換掉了朝中的文武百官,進而掌握了整個朝堂,如今朝廷中說話管用的並不是皇帝,而是它這位國師普渡慈航。

有了子子孫孫作為手下,普渡慈航的很多事情不必親力親為,例如接見左千戶這類的小人物。

至於這應話的護法侍從,更是由它的足幻化而成,與它心念相同,法術修為更是超過其他的蜈蚣一大截,無論侍候還是降敵都是很好用的。

“回稟國師,卑職此次是有要事相求。”左千戶恭敬地說到:“卑職此行那是接受皇命,押解欽犯前禮部尚書傅天仇上京,但一路上卑職聞其言,觀其行,並非那等亂臣賊子,料想此中必有蹊蹺,特來為其求情,希望國師能給他一個自辯的機會,訴說冤情。”

“還請國師大發慈悲。”

兩位女修拉動紗帳,顯露普渡慈航的面容,那是一個老僧,頭戴班智達帽,身穿百納僧衣,眼神滄桑卻又悲天憫人,開口說話之時,卻又忽男忽女,忽老忽幼,千變萬化。

相傳佛祖有眾生相,而普渡慈航能發眾生之音。

“左千戶,貧僧乃化外之人,應皇上之邀出任國師一職,本的是慈悲為懷,消解眾生悲苦,朝堂之事,貧僧不願也不能插手。”

普渡慈航言語間盡是推脫,實際上左千戶也能理解,自古以來,這些和尚道士當上國師,就一直是被文武百官攻訐的存在,干涉朝政就更是痛點了,普渡慈航此舉也算是明哲保身了。

“此外,貧僧此行是為了一把魔刀而來,它不知來處,卻是無數殺孽匯聚之物,在人間流轉,必然會造成生靈塗炭,宛若天災一般。”普渡慈航說到:“貧僧一直在追尋這把魔刀的下落,用無上佛法進行感知,但那魔刀飄忽不定,今晚見到此處魔氣沖天,料想魔刀在因緣際會之下應當到了這裡,便連夜趕路,沒想到卻是遇到了左千戶你。”

雖然嘴上大義凌然,但是普渡慈航心中所想卻並不是這樣。

它雖然是妖怪,但修持的是佛法,能夠感知到那所謂的魔刀其實並不是魔刀,反而是一柄無上禪刀,有大慈悲、大解脫之意,能斬斷業障因果與無盡煩惱。

凡人與心性不足之人是沒有資格持握那把刀的,會被禪刀引動業障,造成殺身之禍,以及牽連到他人。

如果是王朝繁榮時期尚且罷了,如今的山河動盪,民不聊生,它更是吃掉了大半的王朝氣運,這把刀引動因果業障無數,世人無知,看不懂其中緣由,便認為那是一把魔刀。

普渡慈航得知這把刀的存在的時候,喜不自勝,認為那是自己的機緣到了。

它吞食王朝氣運就差最後一步,便可化為真龍,但是化龍之劫是無論如何都避不過去的,最近有天狗食日,它的元氣將亂,這恐是天劫;後面還有人劫在等著它,如果有這把禪刀相助,劫難便能穩穩當當地渡過,說不定還能靠著這把刀更進一步,成佛作祖!

這些東西,普渡慈航是不會說出來的。

聽了普渡慈航的話,左千戶恍然大悟,說到:“國師大人,卑職此行除了押解欽犯傅天仇之外,還有那柄魔刀,卑職手下付出大量傷亡,終於將那把魔刀帶回,想要帶回京城,請國師大人以佛法鎮壓。”

頓了一頓,左千戶繼續說到:“只是,到了前方正氣山莊的時候,有一個書生模樣的人出手,帶走了那把魔刀,言說那應該是他的東西,他的本領高強,卑職等人不是他的對手,被他把刀搶走。”

“但那人卻並未離去,仍在正氣山莊當中,口出大逆不道之言,要做那改朝換代之事……”

“阿彌陀佛……”

普渡慈航一聲佛號打斷了左千戶的話,低頭嘆息:“當今之世,邪氣當道,太多人是非不明善惡不辨——那把刀是魔刀,魔刀的主人當然也是魔頭,是無法無天的魔星。”

“口出狂言,大逆不道,對那魔星來說是理所應當之事,這魔刀、這魔星,乃是朝廷的劫難,只有除去這魔星,鎮壓這魔刀,才能讓朝廷綿延下去。”

“貧僧這就隨你走上一趟,即替朝廷聽一聽那些忠心之士的言語,也要出手鎮壓魔頭!”

傅天仇和那把無上禪刀都在那所謂的正氣山莊當中,得道的希望就在眼前,普渡慈航如何能按耐得住。

左千戶大喜過望:“多謝國師慈悲,卑職這就頭前帶路。”

有女修提著花籃潑灑花瓣,在普渡慈航車攆之前鋪出一條路來,普渡慈航這才起身走出,踩著花瓣,足不沾塵地向著正氣山莊的方向走去。

而佛修弟子依然擺著架勢,頭前帶路,口中唸誦經文,伴隨著禪唱金光,場面排場不減。

只是剛剛踏入正氣山莊的範圍,普渡慈航忽然心血來潮,驚疑不定。

它忽然覺得自己觸碰到了什麼,但是掐算一番,卻又一無所獲。

……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劫中。”

嶽斯左手面餅夾肉,右手拿著酒壺,一口肉一口酒,吃得非常開心,彷彿詩興大發,隨便地吟誦一句。

劫難這種東西,當真奇妙。

普渡慈航妄圖化龍得道,又想借助阿彌陀佛禪刀來破除劫難,但這最後一步困難重重,準備找來渡劫的東西,反而就是它劫難本身。

看了看身邊已經出鞘放著的阿彌陀佛禪刀,嶽斯臉上帶著一股笑意,從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天開始,他就謀劃著這一天的到來,阿彌陀佛禪刀就是他釣大蜈蚣而放出去的誘餌。

俗話說的好,放長線釣大魚,為了釣出普渡慈航這條大蜈蚣,嶽斯可是下了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