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四章 普渡慈航(感謝星源星的打賞)(第1/2頁)
章節報錯
“你們這些人啊,最喜歡的就是將天下大事全繫於君王一身,認為君主賢明,則吏治清明,風調雨順,百姓能夠安居樂業。”
“但是,同時你們又為君王積極開脫,認為吏治腐敗,百姓流離失所之類的,完全是君王被小人所矇蔽,但是你們又喜歡拿這件事說事,讓君王下達罪己詔,低頭認錯。”
“只有那種真正天怒人怨,或者觸及了你們利益的,才會被冠以昏君和暴君的名頭。”
“就算你是忠臣良相……傅天仇傅大人,如果讓你安全地回到京城,你打算怎麼勸解皇帝?”
嶽斯依然是那種嘲諷的姿態:“你有沒想過,你口中的奸佞小人,如果沒有皇帝的默許,是如何佔據高位的,或許他們才是皇帝需要的人,在皇帝眼中他們才是自己人,你反而是那個礙眼——想一下,你這謀反的罪名,如果沒有皇帝點頭,是如何給你定的,如何將你從朝廷大員變成階下囚的……”
“按我說的,不說造反,也要想辦法讓皇帝駕崩,學漢初那一幫子大臣,清理掉舊有的勢力之後,哪怕不自己坐上那個位置,也要挑選符合自己利益的那個上位,已經選好的儲君太子之類的,完全可以用非皇帝的血脈之類的名義把他廢掉。”
“霍光、曹操之類人物,就是典範,實在不行學王莽也可以。”
“只要掌握著絕對的力量,完全可以按照你的想法來改變這個朝廷,無論是兵馬、道義、秩序、倫理等等,能夠利用的一切,都是在力量的範疇之類!”
“當然,你現在這個階下囚有這心也沒這能力,還是跟著女兒隱居去吧,平凡地過完下半生——不過你有需求的話,我倒樂意出手幫忙,但我這個人最討厭複雜的事情了,也就是管殺不管埋。”
其實嶽斯的這番話說的並沒有條理,前後並不對應,但是那種情緒與理念卻清清楚楚地傳達出來。
知秋一葉覺得非常有道理,一個君王,竟然拉一頭大妖怪當國師,還不如砍了之後再換一個——在他門派當中,如果有人如那皇帝一般與妖孽為伍,還授予國師之類的重職,即便那人是掌門或者長老,也要受到門規懲戒,不說誅滅元神,也要受到懲罰。
但是傅天仇本人卻怒目圓睜,手指著嶽斯不住打顫,彷彿被噎到一般梗著脖子,臉紅脖子粗的,半晌之後才長長地出了一口氣說到:
“大逆不道!大逆不道啊!”
傅天仇這邊還只是怒斥,嶽斯的言論直接挑戰了左千戶的底線,愚忠也好,不知變通也罷,總之左千戶要對嶽斯出手,況且魔刀就在嶽斯的手中,那番言論或許不是出自嶽斯真心,是受到魔刀影響,但是他聽了之後不能置若罔聞。
但實力的差距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銀鏡從嶽斯腦後升起,光華一照,持刀做出揮砍姿勢的左千戶便被定住了。
“兄臺,切莫動粗,切莫動粗,大家和和氣氣地交流意見不好嗎?”寧採臣察覺出了氣氛不對勁,急忙出來勸架:“他們不過是一群俗人,不知道天高地厚,你大人不計小人過,不要嘲笑他們的鼠目寸光。”
寧採臣不知道其中緣由,嶽斯好像對這個世道非常不爽的樣子,總表現出一種把一切都砸碎的樣子,有著一股顛覆一切的狂意,並鼓動其他人與他一起,極具煽動性,自己在不知不覺間就認同了嶽斯的道理,這實在是太可怕的。
而那傅天仇是朝中大員,說好聽點的,他是堅持本心,說難聽點的,叫做固執己見,當他的忠臣良相當了半輩子了,怎麼可能會認可嶽斯的那套。
“好言難勸該死的的鬼。”嶽斯搖了搖頭,解開了左千戶和一群錦衣衛身上的定身術,說到:“我看你們有殺身之禍,如果不想死的話,儘快離開這裡。”
說罷,邁步走向了正氣山莊,但走了沒兩步便搖了搖頭:“人家就是衝著你來的,躲到哪裡都沒用,大晚上的就別趕路了,老老實實等死吧。”
……
正氣山莊內,一群人分成了三堆。
嶽斯和寧採臣佔據一角,左千戶和他的錦衣衛佔據一方,清風月池兩姐妹和一干家丁與傅天仇一波。
三方人之間涇渭分明,但是卻關注這對方的動態。
雖然傅天仇口口聲聲承諾,他只是與女兒敘敘舊,並不是要逃跑,一定會跟著進京的,然後以死明志,這一點左千戶是相信的,但傅天仇的兩個女兒卻不斷地規勸著他,讓他不要再固執了。
傅天仇的前半生讀書科舉,然後為了朝廷辛勤工作,享盡榮華富貴,如今卻被奸人所害,鋃鐺入獄,還效忠個什麼,不如歸隱山林,落得清閒。
雖然知道傅天仇心中懷有大義,但當女兒的只想父親活下去,別的她並不在意。
如果傅天仇改變心意,那麼左千戶就要出手了,他接受的命令有兩道,一是押解傅天仇,二是找到魔刀,帶回京城由護國法師以佛法鎮壓,不過兩件事分個輕重緩急,以押解傅天仇為主。
魔刀是拿不回來了,嶽斯那邊宣稱是物歸原主,那傅天仇這裡就不能有失。
而傅天仇的家丁下屬們無論如何都不會讓左千戶把傅天仇帶走,所以與左千戶錦衣衛那邊互相僵持著,一旦有所異動,雙方就有可能大打出手。
作為第三方的嶽斯和寧採臣最為坦蕩,反而受到最多的關注。
雖然出發點不同,傅天仇和左千戶都是忠於朝廷的,而嶽斯不同,完全地一個亂臣賊子,並且本領高強,無論做出什麼都不稀奇。
知秋一葉一個方外之人,無論左千戶這邊還是傅天仇這邊,待著都覺得非常尷尬,便湊到了嶽斯這邊,小聲地問道:“前輩,你是不是算出來了什麼?”
“這還用算,抬頭看一眼就知道了。”嶽斯指了指某個方向,混不在意地說到。
知秋一葉向著嶽斯所指的方向看去,但只看到正氣山莊的屋頂,便說到:“前輩,我法術不精,只修煉出個鼻子,雖然能夠嗅出妖魔鬼怪的味道,但是望氣之術什麼的,我是不擅長的。”
“來,拿著這面鏡子,對準這個方向看一眼。”嶽斯拿出銀鏡,遞給了知秋一葉。
知秋一葉拿著鏡子一照,平滑的鏡面上映出的不是世間萬物,而是不斷流動中的氣,雖然沒有學過望氣之術,但知秋一葉卻能分辨那些氣的意義。
果然如嶽斯此前所言,左千戶的那一幫錦衣衛,還有傅家這邊的人,身上都籠罩著一層血光之氣,明顯是有殺身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