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再議,過後,再議。”

大宋皇帝聽到嶽斯說的這件事花費很多,頓時便猶豫了起來,大宋財政富足,但是又不是那麼富足,不然的話,他的皇宮就遠遠不止如此規模了。

當然,更重要的是,他才見到嶽斯第一面,對嶽斯是否真的有本事還不確定,只是因為他的三兩句話就批出錢財,那就太過不明智了。

就像之前拿來做例子的郭京與欽宗皇帝一樣,病急亂投醫的欽宗皇帝與朝中大臣相信了郭京那個騙子的話,授予郭京官職,賜予金帛數萬,讓郭京組建什麼六甲神兵,結果是什麼都沒有改變,六甲神兵只是一個笑話。

但是,大宋皇帝依然沒有放棄長生的打算,向著嶽斯問道:“道長,您說修道難,長生易,這其中有何等道理,能否為朕……能否為我講解一下。”

將自己的稱呼由代表皇帝的‘朕’改成‘我’,代表著大宋皇帝是以個人的身份來問這件事的,而是大宋皇帝本身。

“自無不可。”嶽斯抬手說到:“修道者,乃是學習天地之理,練氣者,乃是從天地萬物當中煉得本源之氣,神通法術便是透過駕馭本源之氣以天地之理來執行。”

“但天地之大,是人力所不能窮極的事情,莊子曾雲‘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所以先賢才會留下一本本的經書功法,那是他們已經探明的道路,是可行的道路,後人只需要透過學習就能知道路如何走。”

“道長,我閒暇時候也研讀了不少的經書,也曾與僧道談玄,卻不得法門,這是為何?”大宋皇帝依然保持著身體前傾的聆聽姿態,尋仙問道,幾乎每個皇帝都會那樣做。

但對於這個問題,嶽斯笑而不語,大宋皇帝見了嶽斯的表情,頓時明白了有些事情他這個皇帝是不能知道的,那些僧道不談修行之法,嶽斯閉口不言,都是這個道理。

隨後,大宋皇帝問道:“道長,那長生之法呢?”

“長生之法簡單,改變飲食結構就行了。”嶽斯繼續說到:“食水者善遊能寒,食土者無心而慧,食木者多力而拂,食草者善走而愚,食葉者有絲而蛾,食肉者勇敢而悍,食氣者神明而壽,食谷者知慧而夭。不食者不死而神。”

“人以五穀為食,間或肉蔬,有智而早夭,勇敢且愚昧,人的極限壽命是一百四十歲,但活過七十就已經算是高壽了,問題便是出在了飲食之上,想要長生,就要改變飲食。”

“食氣可得長生?”

大宋皇帝迫不及待地問道,他的手因為情緒激動,忍不住地問到。

“食氣可得長生。”嶽斯答到。

聽到嶽斯確定的回答,大宋皇帝聽了喜不自勝,終於放鬆了下來,整個人坐回龍椅之上,笑了半天之後才對嶽斯說到:“道長見笑了,朕……我實在是太開心了。”

“不妨事,只是,食氣雖然不算是修行,卻不是一般的手段所能進行的。”嶽斯說到:“就像平時吃的食物,需要種植、收割、脫粒、晾曬、研磨、烹調才能夠正式入口,食氣也不是把氣直接吃下去就可以的,並且何種氣能夠食用,何種氣不能食用,何種氣是對人有害的,這些都是需要分辨的。”

聽到這裡,大宋皇帝又挺直了腰板,猶如年少讀書之時聽教書先生講課一樣,擺出認真聆聽的姿態說到:“道長,還請細細將來。”

“道祖講道,將這天地之氣分成了一千兩百九十六種,雖然每種氣細分下來有著這樣那樣的差別,但這一千兩百九十六種的分類足以囊括所有,超出這一千兩百九十六種的氣也有,但不過是細枝末節,算不得數。”嶽斯說到:“但是,人世間能夠接觸到的氣只有寥寥數種,食氣便是要從這些氣當中進行分辨。”

“道長,那氣,如何能夠進行分辨?”嶽斯講的東西超出了這個大宋皇帝的知識範疇,讓他忍不住發問,而周圍侍立的宮女太監也側著耳朵聽著。

嶽斯和大宋皇帝並沒有讓他們走開,談話的時候也沒有刻意地避讓,他們當然是能記多少就記多少,指不定從中就能獲得一言兩語,改變自己的命運。

“你深呼吸一下。”嶽斯笑著說到。

大宋皇帝聞言照著做了一下,恍然大悟到:“原來這一呼一吸之間,便是氣。”

“對,也不全對。”嶽斯說到:“吸入撥出的,只是氣的一種,雖然看不見摸不到,但卻能感知得到,類似的還有暑氣、寒氣、溼氣,但是這些並不能作為食用的氣。”

“那,道長,什麼氣是可以食用的?”大宋皇帝迫不及待地問道。

“運氣!”嶽斯說到:“人世間能夠為凡人所食用的,只有運氣,這運氣無形無質,卻能夠徹底影響一個人,食氣,便是要食運氣!”

“道長,這運氣虛無縹緲的,如何能夠食用?”經過嶽斯前後這麼一通忽悠,外加心魔秘法的催動,大宋皇帝已經變得迫不及待了。

見大宋皇帝的思維不斷被自己誘導走偏,嶽斯說到:“如果只是演示的話,一道陣法就足以,但是,需要一個有著足夠氣運的人。”

“為何?”大宋皇帝好奇地說到。

“因為從一開始,所有的一切都是我在說,根本無法讓你信服,只有施展一下手段才有說服力。”嶽斯臉上的笑意一直沒有退去,謀算至今,到了圖窮匕見的時候。

“這天地之間,人是最具氣運所鐘的存在,每個人從出生那刻開始,便有獨屬於他的氣運,所謂一命二運三風水,四修功德五讀書。”

“在之前的朝代,皇帝不能修行,是因為國運具於一人,修行食氣便是撼動國運,造成射擊動盪,前漢武帝時候有巫蠱之禍,便是為了求得長生所引起的禍端,國運虧損,動搖了國本,導致設計不穩,害了自家太子。”

大宋皇帝聽到嶽斯的解釋,忍不住叫了一聲“哎呀!”,他想要長生是為了什麼,不就是在自己的位置上坐得更長久一些,繼續以現在的身份享受如今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