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就滿足了他們唱歌的愛好,讓他們逐步擺脫對傳統歌舞及其承載的原始信仰的影響和依賴,還以歌曲推進了基督教的傳播。

雖然他們可以用自己的語言唱讚美詩,但他們原來還跳舞,這是不可分割的。

同樣,舞蹈也承載著他們的原始信仰。比如跳神、模彷動物的舞蹈,很多都是來源於萬物有靈的自然崇拜。

原來大家圍著火塘、圍著篝火,在田野、在山林唱歌跳舞。但教堂是個肅穆的空間,唱讚美詩,只能雙手恭敬地捧著《讚美詩》,手腳不能亂動。

而且讚美詩的內容是單一的,開始大家是很不適應的。

後來,一代代傳教士經過收集,將德國音樂家的四部聲大合唱《哈利路亞》、英國電影《魂斷藍橋》的主題曲、蘇格蘭民曲、美國民歌都加進讚美詩詩歌集裡。

他們可以唱的就更多。但就是不讓他們唱自己民族的歌。”

眾人齊齊嘆氣。

“現在傈僳族還有四聲部合唱傈僳語版《哈利路亞》表演。”

谷局和盧局點點頭。

“曾經去大城市和國外演出,被眾多音樂家稱為藝術。我不否認那是藝術。但民族歌舞就是巫術嗎?”

何歡點點頭,“確實很多都來源於巫術,但也是千年來祖先的創造和傳承,是我們千年的歷史和文化。並沒有高下之分。甚或它的地位更重要!”

專家們嘆口氣,很沉重。

谷局點點頭,“開始問小白龍要不要去聽四聲部合唱?他說不去。”

“我並不是對此帶有偏見。我本來準備旅途結束,回程的時候去教堂聽聽。但是,我們首先要挖掘民族原生態的音樂。我沒想到到這個年代了還不能唱!”

盧局有點不好意思,看來小白龍雖然理解,但還是有點生氣。

谷局說:“確實傈僳族人多一些,信仰也雜一些,而且分佈廣一些,跟外界接觸多一些。有些嚴格遵守戒律的就不唱不跳了,但很多年輕人還是樂於唱歌跳舞的。不讓他們唱歌跳舞,真的比砍掉他們的手腳還難受!”

何歡說:“我們的群眾本來對自然萬物眾多神靈的崇拜就是複雜的,他們接受人無完人,神無完神。

每個神都有自己的性格,所以開始他們承認上帝偉大,但也不嫌棄自己的神。在西方教剛傳入那會兒,傳教士讓他們建教堂,他們砍樹都要祭祀。

要向精靈和樹神唱歌跳舞祭獻,獲得允許了才砍樹。傳教士一看,皺眉,就說你們不用祭祀神和精靈,你們只要念著主和瑪利亞,就可以砍了。”

梁安歌不開心道:“精靈很生氣!”

大家笑了。

何歡笑道:“生氣也沒辦法。就因為咱們的神太人性化了,就有了人的弱點,就被鑽了空子。

萬物有靈的自然崇拜,往往被認為是原始社會落後的表現,但卻是對自然最友善的一種宗教。

你要狩獵、要砍樹、要開墾土地,並不是隨意亂來的,都有規定的。

打獵要唱獵神歌,讓你在哪個範圍就在哪個範圍,帶角的頭牛不能射殺,因為頭牛消失,會為牛群帶來滅頂之災。

雖然他們土地貧瘠,靠刀耕火種,但並不是到處放火,都有固定的範圍和時間。

砍樹,總有一片神林的樹不能砍伐,不能放牧。尤其是那些古樹,往往被他們當成神來崇拜。

正是因為這樣的崇拜,才為我們保留了這麼多古樹名木資源。

他們天天與大自然打交道,早就總結出一套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