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歸唐遺風(第2/2頁)
章節報錯
坑坑包包的石板路,古老的房子散落在路旁。一個男人在路邊噼柴,女人背上裹著孩子,把柴禾整齊地碼到牆腳。
看到外人,羞澀地朝大家笑笑,又繼續幹活。
一個大爺坐在堂屋裡織著簍子,董主任用白語跟他打了一聲招呼,回頭對大家解釋道:“我們村裡很尊重老人,因為很多唸經、廟會,都由老人來操持。”
大家點點頭。
跟著坑坑包包滿是裂紋的石板路,一戶戶繪著山花和題字的房屋走過去,猜測著主人的姓氏。
何歡說:“石寶山,白語叫走奔善,意思是堆滿大石頭的山。也是來源於山上的石頭像龜背上的裂紋,屬於丹霞地貌。”
大家看著腳下的路,很形象。
一隻白狗臥在路中間太陽下,懶洋洋地抬頭看他們一眼,似乎在思考到底要不要讓路。想了一會兒,懶得起來,又低頭繼續趴在前肢裡,假裝沒看見人。
好狗擋道,大家乖乖地繞過它,繼續往前走。
白狗轉頭看他們一眼,竟然沒人叫它讓路,還是被忽視了呢?起身,走開了。
梁安歌轉頭看一眼,笑起來。
兩隻貓坐在屋簷頂上,像兩個嵴獸似的,俯視著它的土地和臣民。
大家走得很慢,因為到這裡,不由自主就慢下來了。
一群角像一張弓的大水牛,慢悠悠地,彷彿從田園畫裡走出來,大家站到路邊,避開。
趕牛的大叔向他們笑笑,表示謝意。
一路走到他們住的客棧,董主任說:“我們也在發展旅遊嘛,這是我們村裡剛剛建起來的第一家客棧。”
大巴停在客棧前面道路上,李師傅和服務員已經幫大家把行李拿到大堂了。何歡幫大家辦理了入住,大家把行李拿到房間去。
下來後,董主任帶他們去自己家家吃飯。董主任的妻子憨厚害羞地微笑招呼他們,女兒女婿也來幫廚。
都是農家菜。炸地參、炒牛肝菌、松茸燉雞……一碗碗賣相不好看,但香噴噴地擺了滿桌。
“哇!”精靈道,“現在還有野生菌啊?”
董主任說:“這都是山上採的,從四月採到十月,吃不完賣不完的,就烘乾了。”
“這真是山珍地寶,來自石寶山的饋贈啊!”何歡說。
大家一齊伸快子,“嗯嗯……真的好香!”
攝影師們吞著口水,拍完大家吃飯的畫面,才去吃飯。
下午,何歡帶著大家去石寶山轉了一圈,回來在董主任家吃了飯。出來迎著晚霞,這山村頓時涼下來。
大家回客棧去穿外套,繞過路邊一個個高高的草垛,黃昏中升起的炊煙,歸來的耕牛,彷彿離開了現代社會,回到很老很老的地方。
燃文
梁安歌說:“有種坐在高高的草垛下,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那樣的感覺了。”
大家點點頭,彷彿連心跳也慢了下來。直到一聲鼓響從村中心傳遍村頭村尾,各家各戶男女老少都拎著凳子牽著娃娃朝戲臺走去。
梁安歌在樓上欄杆裡大呼一聲:“走吧!”
大家都跑出來,一齊往戲臺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