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人老早就知道,森林守護著水源,守護森林,就是在守護水源,守護自己。所以,他們的廟裡都供奉水神,還有水官專門管理水源。

水怎麼用,都有村規民約。龍林裡的任何樹木都不能砍伐,任何果實都不能採摘,也沒有狩獵和放牧。龍林,就是傣族的神林。

這一套水文化,成功地維護了版納的生態環境。五十年代以前,完全能滿足當地人民的生活和生產。不需要修水庫,所有的水全部來源於自然。

版納的森林覆蓋率也一直維持在百分之七十以上,然後大發展,大生產,大量的人遷入,說是支邊。

但更多的人和更多的慾望更大的目標,人們不再滿足於自然這漫長的涵養和迴圈過程,開始毀樹毀林。

遷入的人,他是沒有這種水文化意識的。而且生產也有指標嘛,就大量砍伐森林,種植經濟作物。新的文化衝擊了水文化,當地農民一看,也開始砍伐森林,種植經濟作物。

版納的橡膠基本都是知青種下的,版納也成為了僅次於海南的全國第二大橡膠產地。經濟發展的同時,八十年代,版納森林覆蓋率迅速下降到百分之三十。”

“啊!”大家看看兩岸,還好,還綠著,“我看樹挺多的呀!”

“對呀!”何歡說,“這是你們現在看到的。往前一二十年,水明顯不夠用了,怎麼辦?大量修水庫啊!抽地下水啊!但這是一種殺雞取卵的行為,導致水資源越來越緊缺。

大家也逐漸認識到環境問題,又大量植樹造林,不許砍伐森林,現在終於恢復到百分之六十的森林覆蓋率。”

大家看著南臘河兩岸鬱鬱蔥蔥的雨林,還好,慢慢恢復了。

映著兩岸綠林的南臘河猶如靜靜的翡翠,遊客們俯身撩著清涼清澈的水。

何歡看著他們,“你們不如跳下去洗個澡!”

“哈哈哈……”

大家就往他身上撩水。

何歡抬起胳膊擋住,“我說真的!因為對水的熱愛和崇拜,傣族也叫水傣。你們看她們跳舞時那水蛇一樣的腰肢。

相對於其他少數民族,傣族人特別愛洗澡。一天勞作之後,就在同一條河流裡洗澡,一邊洗一邊聊天,你撩我呀我撩你呀,撩著撩著就撩到一起了。”

“哈哈哈……”

“一說撩你們就開心。”

“哈哈哈……”

“雙雙洗乾淨了就一起走向那綠色的霧。”

“哈哈哈……”

“我看你們再笑,要一起掉下那綠色的水!”

遊客們這才坐好,安靜點了。

“河流,除了承擔傣族人的生活、年節、婚喪、祭祀等等重大事情之外,還是社會交際的場所。北方的社交場所是澡堂子,傣族的社交場所是澡河子!”

遊客們又笑起來。

“不像現在,大家都用上自來水了,都在家裡洗澡了,文明瞭,進步了,也只能靠相親了。”

“哈哈哈……”

“是嘛!現在各種聊天軟體,談戀愛、結婚,都可以發個朋友圈通知。現在,失去一個人的聯絡方式,就失去了這個人,完全不知道他在幹嘛!

以前,你能忍住不洗澡嗎?不能!傣族人最喜歡洗澡!一天至少一次!有時候一天好幾次!沒事兒就去河裡洗個澡!你只要出來洗澡我就能逮到你!”

遊客們已經笑得船要翻了。

玉佳也笑個不停。

船伕都想跳到河裡洗個澡,還好已經靠岸了。

“上岸吧!”何歡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