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前輩海涵(第2/2頁)
章節報錯
“正史野史都由人書寫,難免帶著個人主觀意見,我們後世傾向於哪一種,也難免帶有自己的主觀意向。這本來沒有什麼好爭執的。
但要以為上了史書的人都只有家國情懷,沒有兒女情長,只有深謀遠慮,沒有一時衝動,也未免太武斷了。都是俗人而已。
再大的人物也是人,脫離不了人性人慾。而且因為身居高位,不需要太過壓抑自己的真情實感,他們的慾望還更大一些,性格還更淋漓盡致一些。
才子們雖然做不出衝冠一怒為紅顏的事,但為這些美女和英雄或者梟雄寫了很多詩詞文章,才讓他們如此出名。
一個時期,那麼多文人文章都提到了這件事,這些詩詞和傳奇小說或許帶有誇張和作者的臆斷,但是也一定程度上反應了當時社會的真實情況。
正是這些野史讓正史裡那些空洞的人物更加有人味兒。大多數普通人也是因為他們像人,才津津樂道。
而且愛情有什麼可恥的?民間喜歡歌頌愛情,而正史最喜歡把愛情抹殺掉。一個正面人物如果產生了愛情,也會被宣傳成革命感情。一個反面人物產生了愛情,就會被視為姦情。”
大家笑了。
“總之,死活都不承認這個男人喜歡那個女人!有的人為了讓吳三桂獻關的行為更有說服力,說他是為崇禎皇帝報仇,引清兵入關打農民軍。
論據就是關寧鐵騎不可能為了一個女人聽吳三桂的,而某些文字也記載了吳三桂傳令三軍為崇禎報仇。
這也很容易理解,身為三軍統帥,皇帝之前也確實讓你回去勤王了。但還沒到,皇帝就上吊了。
這個時候吳偉業詩裡也有寫——痛哭六軍俱縞素。這是公家理由。衝冠一怒為紅顏,這是私人理由。
作為統帥,當然不能說他搶了我女人,兄弟們跟我一起去幹他。而要說他把咱們皇帝害死了,咱們去打他。
至於說關寧鐵騎不會為吳三桂的女人衝鋒陷陣,就更搞笑了。事實上軍隊,認統帥超過認皇帝。主帥降,三軍降。主帥反,三軍反。歷史上比比皆是。控制主帥即控制三軍。
關寧鐵騎要說你老吳讓我們回去把嫂子搶回來我們不去,那是你的事。你要讓我們回去給皇帝報仇,行,這是大家的皇帝。那他們就不會一直追隨他殺到緬甸,逼死永曆帝了!
事實上,關寧鐵騎分成好幾份,各自為主。吳三桂這一支一直追隨他,當然能理解老吳,能幫主帥把夫人搶回來了。你以為每個士兵腦子裡都只有正統只有皇帝嗎?
而吳三桂,如果真為了崇禎報仇,又為什麼追到緬甸殺得明室一個不留?所以不管怎麼遮飾,都掩蓋不了他就是為女人生氣了這件事。
在一些正統人士眼裡,一個英雄可以為君主,為父母,為兄弟,為鄉親,為陌生人,兩肋插刀,行俠仗義,但是一定不能為女人所累。一定要強烈否認他喜歡女人這件事。
那英雄氣短,兒女情長又從何來?真想問問他們,你爸不喜歡女人,還有你嗎?”
大家笑了。陳彬彬臉上一陣紅一陣白。
“前輩,各抒己見,還望海涵。”何歡轉頭看著陳彬彬微笑道。畢竟他的講解證上寫著實習,對方寫著初級,還是要尊重對方的。
氣死了。陳彬彬滿臉通紅,各抒己見個屁啊!一直是他一個人在說!他都一直沒插上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