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一下,也要讓別人知道蕭家是怎麼處事的。這樣,以後做起事情來,才能遊刃有餘,要說,這也是幾千年的智慧了。

舉個例子來說,蕭七發之前對錢月英,就是一味退讓,結果就是自己在家裡慢慢地被邊緣化了。這次,已經做了反擊,讓她知道,你這樣對我,我也會同樣對你。如果,錢月英選擇軟化和善意,他拼著頭痛,也會選擇同樣的方式。這就是一報還一報,家人團結,才好一致對外嘛!

同樣的道理,這個工部的秦大人,要想辦法讓他也嚐點兒苦頭,不然,後面怕是還要有糾纏不清。麻煩的是,目前,自己並不是家裡的掌舵人,這個主意自己還拿不了。

所以,蕭七發覺得,這個一報還一報的模型還要有個前提,那就是你具備一報還一報的能力。如果自己能力太弱,就算策略是對的,同樣是一報還一報,別人打你一槍,你只能對他撓撓,這也沒有用。

同等的能力……蕭七發開始對程雨燕為什麼讓他去參加詞會,有些理解了。自己的名氣和實力要足夠,才能在今後真的幫到蕭老爺。不然,自己腦子再好,也不過只是能出出主意,真要是下場了,怕是要被人虐得底褲都不剩下。

實力……如果選擇走官場一途,這真不是他所長。無論前世今生,自己好像都沒有表現出這方面的足夠天賦。所以,官場應該是他的工具,那自己的實力要體現在哪些方面?那當然是經商賺錢!賺到錢,再結交到幾個鐵瓷,彼此互相幫襯,這就能具備了一定的實力。

那繼續問,如何結交到鐵瓷?

蕭七發的腦袋裡跳出人生的四大鐵,當然,這裡面要具體事情具體分析。

“一起扛過槍”,上戰場、當戰友,共歷生死的經歷,自然是人情感的強紐帶。不過,這個條件自己暫時不具備,而且,風險性也太高。不過,當戰友這回事,也不一定非要上戰場,只要曾經一同面對敵人,同仇敵愾,那就是戰友了。這個,確定可以,對付秦大人和二皇子的過程中,應該就可以尋找這樣的人了。

“一起同過窗”,自己還沒有到書院一類的地方去進修過。這個方面自己倒是可以補上一課。雖然,蕭老爺對自己讀書沒有多支援,不過從結交朋友的角度,還是可以的。

對了,還有功夫,如果找個地方學學功夫,也是拓展同窗資源的辦法。本來他還想過,讓程王爺推薦個教他功夫的師父。畢竟,自己已經修煉了內功,如果有人指導,可以事半功倍。

至於“一起分過贓”,蕭七發覺得要改良一下。分贓這種事兒,說的是錢的來源不正,這種事兒,屬於惡勢力集團,所謂一條繩子上的螞蚱,純屬利益關係。這個不行,與自己的初心不符。改成“一起賺過錢”會比較好,合作過,合作的過程中雙方都有好處,合作過程愉快,互相認可,這樣的關係也不錯。

至於最後一個,蕭七發就覺得不太靠譜了。透過這種集體活動,大家都把人性醜惡面展示出來了,所以互相信任對方?若是有前三個的基礎,加上這一條或許有效吧,也只是或許,刪掉。

只是三個,好像確實少了點兒什麼,最後一點講的是利益,封建社會,聯結利益的方式,對,聯姻!大家有了親戚關係,至少,在還有能力的情況下,關係還是有一定保證的。

這樣,蕭七發版的“四大鐵”新鮮出爐了:“一起扛過槍”、“一起同過窗”、“一起分過錢”、“一起聯過姻”。

蕭七發覺得,這個思考還是很有必要的,一報還一報的策略,加上四大鐵的能力積累方式,有了理論基礎,今後的道路也才更順暢。

所以,接下來三件大事:一是博名,二是賺錢,三是找鐵瓷。

為什麼不是幫蕭老爺脫罪呢?因為這事兒,蕭老爺自己都不急。蕭七發在井邊上,回憶自己的前世過往,發現一個很大的問題。自己的注意力,始終在做事兒上。

所以雖然做成了很多事,也做對了很多事,但是好像對結果沒有太大的幫助。做事之外,想得太少,為什麼要做這些事?做了這些事兒對自己有什麼作用?對結果有什麼幫助?如果沒有,那是不是事情要緩一緩?

所以,在蕭老爺這件案子的事情上,目前,他應該多聽少動!不然有可能幫不上蕭得意,反而攪了局,讓情況更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