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逛酒樓(第1/2頁)
章節報錯
三件大事:博名、賺錢、找鐵瓷。
找鐵瓷這事兒,不是一朝一夕的,賺錢這事兒,對於富二代的蕭七發,屬於錦上添花,也不是那麼急。
蕭七發覺得,這個思考還是很有必要的,一報還一報的策略,加上四大鐵的能力積累方式,有了理論基礎,今後的道路也才更順暢。
這三件事都是為了增加自身實力,其中,賺錢還是必要的,一來可以向蕭得意證明自己的能力,以助於他在家裡的地位,這二來,還是自己賺來的錢花著方便。
而博名會對另兩個大事都有促進作用,而博名的機會就是參加詞會。
既然決定了要去詞會,那就要做些準備。
接下來,為了對詞會有進一步的瞭解,他找了馬管家,讓他重金請了學院的先生聊了聊,對詞會的規則有些瞭解。
錢到位了,事情自然交代得清楚。
讓蕭七發沒想到的是,詞會的評選分成兩個組別。一組為文賦組,評判組成人員主要是朝廷的官員和有功名的文人,初篩之後,由國子監的兩名司業和三名博士作為最終評判;令人意外的是還有一組通俗組,這一組的評委更是妙得很,主要是酒樓的老闆和歌女,而最終的評判,則是酒樓行業推舉的兩名代表和三名汴京城最知名的歌女。
能夠在任何一個組別中評分得到前三者,都有獎賞。
兩個組別的決出的前三,再由兩個評判組交換,如再能得到另一組的認可,則可為冠。
若兩人以上同時在兩個組得到認可,那麼以具體的名次高者為冠。若是出現平分,則以文賦組的評分高者為冠。
若是單一組的前三名,都沒有得到另一組的認可,則前三名的排列順序是:文賦組第一名、通俗組第一名、文賦組第二名。
蕭七發聽到這兒,在心裡實在是感嘆,這汴京城的娛樂行業真是發展到了自己無法想象的地步。
而這中秋詞會的規則更是妙不可言,這樣決出的詞,可說是雅俗共賞!當然,文賦組有一定的優勢,但通俗組同樣獲得了與士大夫階層同臺競技的機會。
……
既然通俗組也佔了比較大的比重,那自然也要了解一下當下流行的詞曲才是。
在這時,蕭七發發現了自己的問題——交際圈子實在是太狹小了。
蕭七發之前的圈子主要是讀書人,更準確的說是沒有中功名的讀書人,這些人,對照這詞會的話,兩邊都靠不上。
於文賦組來說,這些都沒有考取功名的人,與國子監沒有交集;於通俗組來說,為了安心讀書,他們又少去酒樓這些地方。
這蕭七發雖然家中富裕,但自己本就少出去應酬,再加上年紀小,更少有去酒樓這些地方。
而另一方面,前幾年,因為錢月英的關係,他少有與蕭得意一起進出。蕭得意並沒有帶他參與商業交往,所以,這方面他了解得更少。
馬管家自然是熟悉的,但他和父親出去,主要還是談生意,而且帶著一個非同齡人去酒樓總覺得拘束。
對了,蕭大合,這傢伙肯定也是經常去酒樓的。
蕭七發讓惜月把蕭大合叫了過來,“大合,你跟老爺去過酒樓嗎?”
“少爺,自然是去過的!”
“有沒有熟悉的酒樓,帶我去轉轉!”
蕭大合看了蕭七發一眼,“少爺要去喝酒?還是……”
蕭七發白了他一眼,“少爺要去聽曲兒,找最好的酒樓去!要歌女最紅最出名的地方!”
“那少爺你得多帶些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