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宇用開水將河豚進行燙制。

之後仔細刮掉白膜,清洗乾淨。

處理河豚只要掌握了具體的步驟,剩下的就是廚師的細心處理了。

因為河豚的血液和內臟都是有毒的,所以必須清理乾淨。

清理好河豚,付宇開始烹飪。

一直跟在旁邊打下手的張金玉頓時眼前一亮,非常嫻熟的站到自己往常呆的位置。

既可以很好的旁觀烹飪流程學習,還能方便打下手,幫著遞個廚具。

劉俊榮腦瓜好使,平時在後廚幹活時,就非常有眼色,跟張金玉和孫慶寧等人的關係都處的不錯。

剛才幫著撈魚回來之後,就主動佔了頭遍過油的活,廚臺位置挨著付宇,一轉頭就能看到付宇的烹飪操作。

對此,同期一起過來後廚實習的孫偉星,卻全然沒有察覺。

他只是有些羨慕的看了一眼劉俊榮。

雖然第一遍過油的活沒什麼技術含量,但是比起沒完沒了的切燉兒和各種備菜,算是非常不錯的輕巧活了。

念頭閃過,孫偉星在心裡嘆了口氣,繼續默默的切墩兒。

沒辦法,誰叫自己嘴笨,不擅長同周圍的人打交道呢。

而這時候,張金玉和劉俊榮的注意力都放在了付宇開始烹飪的手法上面。

&n厚片,漂洗備用。

這個厚度,是他在教學實踐課堂裡經過多次反覆烹飪後,摸索出來的最佳尺寸。

多一分,口感過於厚重。

少一分,烹飪時容易碎爛,不成型。

生薑切片,需要切成最薄的程度。

這個操作聽著簡單,做起來非常難。

因為生薑的纖維非常多,把握不好那個度,就會直接刮下來一層姜泥。

付宇握著菜刀,切的得心應手。

削鐵如泥的效能,在這種情況下簡直是再適用不過了。

而這個細節的地方,無論是張金玉,還是劉俊榮,在看過之後,唯一的感想就是付宇的刀工好厲害。

根本沒看出來這裡面的名堂。

付宇則是壓根沒想到這一項操作,其實對於普通的小工而言,非常難,很考驗刀工。

不知不覺間,隨著廚藝的一點點提高,付宇早就已經同後廚眾人慢慢拉開了距離。

他知道自己現在廚藝很厲害,但對於這個度,卻沒有明確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