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糖適量。

如果是在以前,付宇看到適量兩個字,就腦仁疼。

這個適量是放幾克好呢?

多了太甜,壞口感。

少了不甜,也不好吃啊!

每到這個時候,付宇都不禁暗暗慶幸。

還好有絕對手感加持。

哪怕就是閉著眼睛加料,都不用擔心配比問題。

麵糰揉好後,同樣放到發麵機裡,這次定時十八分鐘。

“付宇,你過來看看,好像蒸的差不多了。”

張振掐著時間到了20分鐘,沒敢馬上停火,叫著付宇過來瞧瞧效果。

付宇掀開蓋子看了一眼,時間剛剛好。

於是關火,帶著手套將盛器端出來。

熟粉剛出鍋,實在太燙了。

付宇將盛器放在旁邊晾著。

開始做紅豆餡。

付宇對於紅豆餡的瞭解,僅限於他媽做的豆包,以及超市裡賣的豆沙麵包,再就是冬天市面上常見的粘豆包。

在他的印象裡,豆餡一般都是去掉豆子皮的,而且好吃的豆沙口感很沙。

通常用不著去嚼,在口中很快會融化,嚥下去的時候喉嚨感覺很滑爽。

但是孫銘澤卻說他吃過的壽桃,裡面的豆餡是有豆皮和豆粒的,非常好吃。

顧及著這一點,付宇索性又查詢了一下關於豆餡的相關做法。

這一看,才恍然瞭解。

原來豆餡和豆沙,其實是兩回事。

他平時吃的那種都是豆沙。

而孫銘澤說的則是豆餡。

豆餡的特點,就是在食用時,可以同時享受有豆皮和豆粒的口感。

並且好的豆餡,皮很軟,吃起來不覺得有粗糙感。

後廚裡有泡好的紅豆。

付宇撈出來清洗後,開始燜煮。

其實最好的方法是大火煮沸後,馬上關火,鍋蓋不掀直接燜四五個小時,之後再重新煮制,繼續燜四五個小時。

這樣做出來的紅豆非常完整,無論是做豆沙,還是做豆餡,口感都是最好的。

但是現在時間不允許,也沒有這個條件讓他慢慢弄。

所以付宇只能選擇其他相對而言,更節省時間的製作方法。

將洗乾淨的紅豆直接放到高壓鍋裡。

加入剛好沒入紅豆的清水。

放入標準量的冰糖。

定時三十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