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產業~其實也是明確陳理名下各項產業的負責人。

陳理將之前頗為混亂的管理體系一劃為四,分別為理想食品~理想農產品~理想啤酒以及理想網路。

其中~陳理自己掛帥理想網路,而將其他三個產業分別交給了蘇梅~任曉波以及鄧為民。

目前這四大產業之中,發展的最為穩定的~自然是理想食品也就是原來的理想連鎖炸雞。

其次是陳理掛帥的理想網路,畢竟紅色小馬科技是目前國內最炙手可熱的網際網路企業之一。

再往後~就是欣欣向榮前景堪稱遠大光明的理想農產品。

尤其是在陳理拿出了理想牛系列之後,任曉波突然覺得自己從地產公司辭職.真的是一個很英明的決定。

說實話~像這種極有可能改變人一生的機會,普通人一輩子可能也遇不到幾個。

即便遇到,一般人也不一定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

但是對於那些真正有本事的人,卻又是另外一個畫面。

兩則其實是相對的,人越優秀~他遇到的機會可能就越多。

如果一個人的優秀到了某種程度,那甚至可能不是人去找機會,而是機會去找這個優秀的人。

而對於優秀的人而言~他其實只需要在這些所謂的機會當中找準最合適的自己的那一個就行了。

找對了~那自然就飛黃騰達!

找錯了~那就蹉跎個幾年~再找機會看看能不能東山再起!

這裡也能再次體現普通人和優秀人才的差距,因為普通人或許失敗一次~這輩子想要再度東山再起基本上算是無望了。

而對於那些優秀的人才而言~哪怕前路再艱辛~再困難,他們也能找準方向實現東山再起的目標。

同樣的一件事情,讓一個普通人和一個能力出眾的人去辦,或許結果可能會因為事情的難易程度不同而出現一樣的結果,但是事情的過程以及給人的感覺可能會不一樣。

這就好像前世陳理場子裡的那些營銷,雖然可能當天每個營銷都拿到了訂臺。

可是~有些訂臺成為了長期客戶,而有些訂臺.則可能只是一次性的。

當然~這只是打個比喻。

就像提拔任曉波擔任理想農產品的總經理一樣,這個位置其實陳理大可以交給別人來做。

尤其是在華夏,任人唯親.其實是一件相當非常普遍的事情。

很多企業~在創業初期,公司的一些管理崗位幾乎都是創業者的創業夥伴~同學~好友甚至是親戚。

其實幾乎所有創業者都知道~任人唯親絕對不是什麼好主意,但為什麼還是會有那麼多創業者選擇這麼做呢?

原因也很簡單~在創業初期,人才難覓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如果在拋開工作能力的前提下~那麼忠誠與信任才是創業者最看重的方面。

而等到企業逐漸發展壯大之後,創業者便會逐漸用一些工作能力強的人才,來替代那些早期進行“過渡”用的親朋好友們。

但是這裡面有個“度”,如果把握好了~那公司可能會改頭換面~蒸蒸日上。

可要是沒有把控好這個“度”.那可就不好說了,搞不好雞飛蛋打都是很正常的現象。

縱觀國內商界,有多少家企業都是最後倒在了這一關上,所以.不要任人唯親這個道理又被繼續流傳,但是.卻還是有人繼續無休止的迴圈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