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忘記帶錢包的人(第2/4頁)
章節報錯
為了創辦藤訊,馬曉騰等人先後投入了五十多萬資金進去,如果不能在這筆錢燒光之前取得盈利,那到時候他們面臨的局面就很讓人很難受了。
其實來燕京之前,馬曉騰已經在深城以及羊城等城市找過一些人。
只是這年頭國內的網際網路才剛剛起步,絕大多數人對於網際網路這個東西...其實是不太瞭解的。
現在算是網際網路熱~所以很多人對於網際網路的相關衍生其實很感興趣。
但也正是因為不瞭解,所以大家對於網際網路又有些小心翼翼。
說白了~就是現在國內的很多人對於網際網路的認知很淺薄,大家並不願意在網際網路這一塊上投入重資。
很多人願意為網際網路掏錢~但這其實有一個限度。
一旦達到這個上限或者是超過這個上限,大家就不太願意買單了。
這其實也是國內早期那些網際網路企業為什麼在國內那些老闆手裡融不到錢的原因,因為他們要的...遠遠超過了那些老闆們願意給的。
其實...這也不怪那些老闆。
畢竟這時候的華夏,可謂是商機無限,賺錢的門道那麼多,為什麼要選擇網際網路呢?
不說別的,就拿房地產來說,只要有錢,往房地產市場裡那麼一投...基本上就等著數錢吧!
網際網路不是不能投,而是相比很多傳統行業,網際網路的風險太大,不值得投入過多的資金。
這也是為什麼前世馬曉騰後來四處兜售藤訊,卻賣不掉的原因之一。
而前世馬曉騰兜售藤訊的時候,幾乎已經算是走投無路了,如果不是後來找到了融資,什麼藤訊什麼QQ估計後來都不會存在了。
如果實在前世的那個時候,馬小云跳出來說要用兩三百萬購買藤訊,估計馬曉騰臉都能笑爛。
但是在九九年上半年的這個時間段...馬曉騰還做著把藤訊賣個大錢的美夢呢。
馬曉騰的想法很簡單~ICQ一千萬的註冊使用者賣了近三億美金。
如今藤訊的OICQ註冊使用者雖然只有二十萬不到,但是藤訊使用者目前的增長速度擺在那裡。
不說賣三億美金,但是五百萬華夏幣...還是能值的吧?
是的~在馬曉騰看來,目前的藤訊起碼值500萬!
但是在馬小云看來,現在的OICQ別說500萬了,就連兩百萬其實都不值。
他之所以能給出2—300萬的高價,那還是他覺得陳理很看好這個專案的原因。
馬小云可不傻,他知道陳理看重這個專案,起碼代表OICQ這個專案...肯定是有搞頭的。
所以~他願意為陳理的眼光多付出一些代價。但是這個代價是有限的!
三百萬就是馬小云能承受的底限,因為再高的話...其實就不值了。
願意很簡單~如果花幾百萬去購買OICQ...其實還不如紅色小馬自己掏錢重新做一個即時通的軟體。
馬小云相信,如果他願意拿出三百萬的資金重新做一款類似OICQ的即時通軟體,最後取得的效果絕對會超過目前的OICQ。
之所以他沒有選擇自己做,那是因為目前的紅色小馬實在是太缺人了。
光一個紅色小馬安全衛士的配套設施都還沒有搞出來,紅色小馬再重新開一個副本...著實有些難!
所以呢~馬小云覺得,如果能以三百萬的價格收購藤訊和OICQ...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
但如果超過這個價錢...那就不值了!
與其花更多的資金去收購藤訊和OICQ,那還不如等紅色小馬這邊招兵買馬...重新開一個副本。
那麼問題來了,馬曉騰覺得藤訊和OICQ起碼值五百萬,而馬小云卻頂多只願意為藤訊和OICQ掏三百萬。
這樣的情況下~兩邊自然就談不攏了!
其實...也不是談不攏,而是九九年的馬小云,對於商業談判還沒有後來那麼得心應手。
這傢伙忽悠人還行,正兒八經的商業談判...他可比他那個助手蔡憧新差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