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崩了?”

“嗯~行,我知道了!”

“沒事~生意歸生意~不影響!”

三環路邊停靠的紅色夏利車上,陳理掛上電話之後搖了搖頭。

“什麼嘛?趕情我這...白擔心了啊?”

“呼~!”

陳理有些無語,更是自言自語滴咕了起來,可最後他卻又長出了一口氣。

前兩天陳理在發現自己管的有些寬之後,便在紅色小馬收購藤訊這件事情上...投了棄權票。

原本,陳理已經做好了再次影響這個世界的準備,可結果這件事峰迴路轉又被擱置了下來。

按理來說~一個想賣一個想買,這件事應該很好解決才對。

然而現實卻是...價格談不攏!

是的~兩邊因為價格問題,直接導致了這次收購陷入了僵局。

這件事...其實挺正常~

因為這一次馬曉騰前往燕京尋求對OICQ感興趣的買家,算是藤訊的第一次。

在前世的網際網路上,有過許多關於藤訊和後來的QQ的相關傳聞。

比如...馬曉騰在早期的時候,差點把藤訊和QQ賣掉。

這其實算不得傳聞,因為這套程式從一開始誕生...其實就是為了賣掉的。

只不過~馬曉騰幾人當時雖然把東西給做了出來,可是最終卻沒有賣掉。

換句話說~早期的OICQ...其實算得上是砸在手裡了。

當然~說是砸在手裡多少有些誇張,反正在早期的時候,OICQ的確沒有達到馬曉騰等五虎的預期結果。

如果是一般的東西,失敗了大不了重新開一個副本。

可就在這個時候...OICQ模彷的物件也就是海外的ICQ...被美利堅一家公司以接近3億美金的價格收購了。

而ICQ在被那家美利堅公司收購的時候,其註冊使用者剛剛突破千萬。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ICQ的收購價格高達2.87億美金。

而藤訊的幾位在得知了這個情況之後,便想著另闢蹊徑,打算正式運營OICQ。

只是...網際網路企業有個很大的毛病,那就是燒錢。

對於藤訊公司創業初期那五十萬資金...丟在這年頭網際網路行業裡估計也就能冒個泡。

而運營OICQ最大的麻煩~其實是OICQ在短期之內根本不可能給藤訊帶來任何收益。

其實馬曉騰等人不是不知道OICQ應該如何盈利,他們知道...但是做不到。

對於社交軟體而言,最好最直接的收益就是廣告和會員費。

但是這一點,對於剛剛創本和運營的OICQ來說...根本不可能!

這個時間段,根本不可能有人找OICQ打什麼廣告,也不可能有使用者給藤訊繳納使用OICQ的會員費。

最起碼~在短時間內是不可能的!

所以~馬曉騰等人其實很清楚,如果沒有新的資金來源,那麼藤訊和OICQ其實是堅持不到迎來曙光的那一天的。

那麼選擇題來了~是努力堅持到勝利呢?還是及時變現呢?

馬曉騰等人選擇了後者!

原因很簡單~馬曉騰幾人創辦藤訊,並沒有太多高大上的原因。

說白了~既然是開辦公司,最終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