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凱瑞愣愣地自言自語:“原來招生宣傳片還可以這麼拍的嗎?”

他說出了在場所有人心裡的想法。

定一個主題,先引入,再昇華,放在幾年後來看,這其實是很常規的拍攝結構,但在此時此刻,這一結構無疑是開創性的,顛覆了所有人對招生宣傳片的認知。

眾人沉浸在這份新奇與震撼之中,一時沒能從情緒中掙脫出來。

還是張學軍率先回過神來,帶頭鼓掌。

“不錯,真不錯!”

他很少率先表態,以免影響到其他老師的判斷,這次卻沒忍住,連說兩個“不錯”,足見他的滿意。

主持人cue流程:“請胡楊同學簡單闡述你拍攝這條短片的想法。”

胡楊開啟PPT,從容不迫地進行彙報:

“在闡述想法之前,我想先感謝我的輔導員,郭浩老師,多虧了他的幫助,我才能順利完成拍攝。”

沒到場的可以不提,但到場了的,不管有沒有幫上忙,總歸要感謝一下。

這點人情世故,他自然是懂的。

郭浩頗有些欣慰地點了點頭,有才華又會來事兒,以後到哪兒都吃得開。

“相信大家都看出來了,這條短片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的一分鐘,就是實實在在的一分鐘。我把目光聚焦到江大的校園裡,透過一個又一個的‘一分鐘’,串起三個校區不同場景、不同學院的各個畫面,全方面地展示江南大學的校園風光和日常生活。”

“進入第二部分,一分鐘更多的是象徵意義,它象徵著時間、象徵著歷史性的時刻。在江大的百年校史中,無數先輩繼往開來,最後回到現在,時間的接力棒交到新生的手中,而下一分鐘,將由他們來創造。”

胡楊娓娓道來。

招生辦的老師聽得頻頻點頭:“這個立意非常好,而且傳達得非常到位,尤其是最後的昇華,格局一下開啟,整條片子立馬提高了一個檔次。”

傳媒學院的劉教授說:“最後那組動態的鏡頭我很喜歡,一個新生從家裡走出去,迎著晨曦邁向校園,整個畫面的推進,光影的運用,以及色調的搭配,都彰顯出非常紮實的攝影功底。”

“謝謝劉教授。”

得到專業人士的誇獎,胡楊沒啥感覺,因為這組鏡頭是春日醬拍的,功底不紮實才見鬼了。

“但是,”劉教授話鋒一轉,“前面的一分鐘,拍得就比較平庸,倒不是說不好,就是……沒什麼亮點和記憶點,你懂我的意思吧?不過,你畢竟不是專門學這個的,能拍成這樣,已經很不錯了。”

緊接著,又有幾個老師和學生表達了自己的喜歡,也問了幾個問題,胡楊都對答如流。

最後,大家把目光落到張學軍身上。

雖說在座的都是評委,但手握一票決定權的是張學軍,其他人的意見只作為參考。

張學軍正色道:“這條短片給我的感覺就一個字:新!我負責宣傳和招生這麼多年,從沒見過這種形式的宣傳片,包括清北,也沒這麼拍的。

你的想法很有新意,這很難得,但更加難得的,是你能這麼短的時長內,把它拍得如此嚴謹,完成度如此高。能讓人耳目一新的宣傳片才是好的宣傳片,你做到了。”

“謝謝張老師。”

張學軍這番話令胡楊心裡有了底。

“我比較好奇的是,你是管理學院的對吧?但我感覺你這條短片做得非常成熟,是以前學過嗎?

胡楊坦誠道:“我課餘時間會做做影片,發到網上,算是一個影片博主吧,雖然沒有專門學過,但是熟能生巧,做多了也就會了。”

張學軍點點頭,忽然又追問一句:“那你網上的粉絲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