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章“這兩年大旱”已改為“過幾年”

“先生如何得知後幾年之事?”寇仲神情凝重,但又心存疑慮。

若說中原明年可能會有大旱,他會信!

但“幾年後”,這個時間跨度太大,令他不得不懷疑其準確性,哪怕說此話的人是他半個師父!

徐子陵卻搖了搖頭,“我也不知,但師父卻言之鑿鑿的,想來不會有錯,按師父推算,應該是在開元八年或是九年,也就是驚雁宮開啟的那兩年。”

“難道中原大旱和驚雁宮有關?”寇仲皺眉問道。

徐子陵對此也並不太清楚,只得道:“兩者之間應該並無關係,可能只是湊巧。師父還說,大旱之後必有蝗災,你多留意下,到時候提前做好準備應該能減少損失。”

“開元八年......也就是還有四五年時間,若那些食物種子能在中土存活,再加上我們提前知曉了此事,到時候應該出不了什麼大亂!”寇仲於殿中來回渡步,將此事牢記在心,打算一會請李淳風來問問。

當初寇仲帶兵打下長安時,李淳風便代表樓觀道入了宋閥,大乾立國後,其被委任為太史監監正。

太史監掌觀察天象、推算節氣、制定曆法之職,這一官署名在明後期時改名成了欽天監。

此事交由李淳風時時盯著,想來不會有什麼問題,有了腹稿後,寇仲心中也稍稍放下了擔憂,隨即想起一事,便說道:“提及驚雁宮,我倒是想起一事,去歲魯師曾來信,說對驚雁宮的推算有了頭緒,但需先生親自回中原一趟。”

“哦?”徐子陵挑了挑眉。

當初大乾立國時,石之軒曾帶來了驚雁宮上一次出現的地點,而且還知道了其出現的具體時間。

因此他們幾人都已知曉,驚雁宮會在開元九年左右再次出世,具體會現於何處,則一直由魯妙子在推算,如今終於有了訊息。

“如此,我明天去趟珠峰,將此事告知師父。”徐子陵當即點頭。

“還有一事,也一併告予先生。”寇仲接了句。

“何事?”徐子陵有些好奇,能讓對方特意提起的,應該不是小事。

果然,便見寇仲皺著眉,寒聲說道:“如今除了李世民帶著部份隴西大姓逃至了西域外,中原的各路反王基本已被肅清,但佛門卻賊心不死,竟敢和東邊一蕃邦島國勾結!”

“島國?是新羅再往東一點的小倭國吧?他們有這膽子?”徐子陵挑了挑眉。

當初黃麟帶他滿世界遊歷時,便有途經該國。

那裡的人瘦小的很,很少有高過五尺的成年男子,而且對中原王朝極其崇拜,他當時內心還頗為高興,但師父卻一臉不屑的跟他說,讓他有機會帶兵去將該國踏平了。

他還是頭一次見到師父那麼大的殺性。

正想著,又聽寇仲說道:“嘁~就那些小矮子?給他們兩百個膽子都不敢呲牙,問題是我前些時日接到情報,佛門準備大舉東渡!”

“嘿,這是怕師父回中原後對他們下手啊!他們既然要跑,怎麼會讓你如此生氣?大不了派海船過去,將那島國踏平就是。”徐子陵有些隨意的說道。

按之前制定的戰略,中原東部沿海一帶的地盤都需要等欽州那邊的海船造好後才會動手,前年他去接魯妙子時,那幾艘尖底寶船便已近完工。

如今寇仲既然說中原已恢復一統,那肯定是海船型成艦隊了,所以他才有此一說。

雖說那倭國和中原還隔著大片汪洋,但有了海船,佛門那些人就算跑過去也沒用,他總會提水師過去滅國的!。

《天阿降臨》

師父說過,那地方好幾座銀礦,必須得打下來。

嗯,還有南洋那邊的袋鼠洲,地裡全是鐵礦,那邊就留給宋大哥算了,反正上面都是些野人。

徐子陵的思緒一下飄到老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