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評價,很高,乃至於讓在座一部分本身崇敬陸魚招的人,都忍不住懷疑是不是太高了一點。

“高於太宗?!”果然,有聽客忍不住質疑。

“理所當然。”老說書神色篤定答道。

“可是你剛說太宗是因為未能一統,才不入史書聖君之列,那聖閣主位極人臣,不也有瑕,沒能輔助君王完成一統麼?”

聽客的質疑,乍聽似乎不無道理。

但是,老說書連一絲思考猶豫都沒有,直接就說了四個字:

“關他屁事。”

這老頭,貌似突然一下辯出火氣來了,在葉渝州的印象裡,這種情況平常實是少見。

“……”那位與他辯論的聽客也是愣住一下。

“若不然,你將這些話問諸葛武侯去?!”

老說書沒好氣反問,而後,慨然繼續道:

“天下一統與否,在君不在臣,在時不在力,你所說之瑕疵,時之過,太宗之過,天下蒼生之無力再負也,唯一非他之過。”

在這幾句話裡,葉渝州隱約聽出了幾絲憤懣和不平。

當場,聽客裡也沒人繼續再說什麼,因為大家都明白,到此,陸魚招便不必再往下評說了。

那個據說身形瘦小而笑容爽朗的小老頭,是大周迄今最大的一個傳奇,他的身上有著最多的可聊之處,但是也被天下人聊得最多,幾十年下來,差不多都聊盡了。

關於陸玄機一生功業和事蹟,便是路邊隨便抓來一個撒尿和泥的頑童,都能給你說出幾件。

這天下給過他的各種評價與總結,也多不勝數。若有不知者相問,只需取其中三句回他,便已足夠。

其一,大周立國當時,盛典輝煌,太宗親筆題書,贈玄機:五代入喉,十國佐酒。

其二,陸魚招死年,平海記史人公開注:吾書,若以歷代大謀主單列一卷,陸玄機必在前五,可望前三。

其三,陸魚招死後十年,天下道門推之為聖,總結評述其功業,其中一句曰:指分天下玄,墓鎮諸皇陵。

這裡道門的說法,認為大周立國之前的那段歷史,真龍氣運散逸,被天下共一十五處玄聚之地分而得之,各成氣候,所以造成持續近百年的割據混戰,如蔥草般冒出來近六十位帝王……這場浩劫,若非陸魚招橫空出世,不會輕易終結。

正是陸玄機,先隨太宗征伐平定,後又以一座鑑天閣移星分玄,一座己身墓鎮壓諸姓,才終於遏阻了這百年分龍氣。

使天下得以稍定,蒼生得以生息。

“可惜,天不假年。”

“那當朝右相杜微時,杜相如何?”

現場有人還在感慨惋惜,陸魚招年只五十六歲,便駕鶴西去,有人已經意猶未盡,由這位開國右相,聯想到如今朝堂上的杜相了。

老說書看了提問那人一眼,了無精神,開口評道:“治世普普通通,亂世全無用處,危局抱頭嚎哭。”

他!他竟然敢這樣評價當朝右相?!

要知道,這位可是還活著的,而且正當權,門生為官遍佈州府,自己的官聲,一向也頗不錯。

聽客們震驚過後,稍作自我感覺,意外並沒有害怕……

他們此時已經完全興奮起來,收不住了。

“柱國大將軍黃印嗣,如何?”

又一聽客發問,考慮當前大周邊境不寧,北契、北頑虎視眈眈,這一問所涉之人能力到底如何,關係到在座每一個人的命運。

老說書思索了一下,並未直接正面評價,而是說:“說起來,黃老將軍當年有一件事,我頗服氣。”

聽客們頓時好奇,追問:“何事?”

“早年,太宗曾親口向黃印嗣提親,希望他將其獨生女兒,嫁與當時太子,也就是後來的高宗,陳則。黃印嗣拒之。太宗以為他是哪裡不喜歡陳則,當即改口,許黃印嗣在諸皇子中任選一人為婿……”

“皇恩浩蕩啊,黃將軍最後如何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