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昭如今除了官方的府報之外,是否還有其他民間紙媒,楊梅對此並不清楚。

她先肯定了小兒子馬季禮的想法,誇他是一個懂得思變的孩子。

“......但是民報肯定不是普通人能承辦得起的。

需要取得怎樣的資質,需要從哪個衙署單位拿到許可證明,這些都是需要先好好了解的。”

楊梅對於自己不明白的領域不會指手畫腳不懂裝懂。

她提醒馬季禮回頭可以把這個想法跟老祭酒說一說。

畢竟老祭酒在朝為官三十多載,如果他真的對辦民間紙媒有興趣的話,那肯定會知道怎麼操作。

楊梅雖然也對發展‘自媒體’很感興趣,但她知道在古代王朝,女子地位低下,容不得她一個老婦越矩染指。

她現在只想著,若是墨趣書坊日後真的有機會創辦起民報的話,到時候,倒是可以給老祭酒提一些排版分類的點子。

還能學一學現代報紙那樣開一個話本連載專欄,把馬幼薇簽過去當個常駐專欄連載的作者,這樣有助於培養民報讀者的粘性。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小兒子馬季禮剛剛提到的。

他們善水村可以趁機在報紙上做廣告推廣,讓善水村這個商品集散交集地,能更清晰,更全面的被大昭的老百姓們所認識。

當然,這一切都是後話了,得建立在民報能被允許創辦發行的基礎上。

馬季禮要想把這個好點子獻上去給老先生,但以他自己那半桶水亂晃的寫作水平,要全面闡述好一個完整的構思和概念,仍有一定的難度。

他纏著楊梅從孃的口中得了一些中肯的提示後,便風風火火的跑去了馬幼薇的房間,央著他姐幫他代筆寫一份材料。

馬幼薇正在醞釀第二個故事梗概,被小弟這一打岔,腦中靈光一閃的點子好似長了翅膀一般,在眼前一閃而過,抓都抓不住。

她像一隻暴走的河豚,氣鼓鼓的叉起了腰,“臭小子,你好意思提我都不好意思聽了。

你現在好歹也在墨趣書坊當個小管事,寫個材料什麼的,不應該是信手拈來的事兒麼?

我剛剛想到的一個好梗,被你這一打岔,就想不起來了,你自己說,要怎麼賠我?”

馬季禮知道馬幼薇不可能真跟自己計較。

好言好語的哄了姐姐幾句,這才把自己的想法跟馬幼薇說了一遍。

馬幼薇一聽也來了興趣,還誇馬季禮是個小機靈鬼。

“嘿嘿,娘也誇我聰明醒目,是個可造之才。”馬季禮小小得意了一把。

馬幼薇這次倒是沒有反駁打擊他,將寫一半的大綱先收起來,重新鋪紙磨墨,提筆幫馬季禮寫創辦民報的概念。

......

半夜,善水村迎來了初冬的第一場雪。

錦州雖然也隸屬北方,卻不是遼北那樣的苦寒之地。

這個時候,遼北那邊早就下起了大雪了,他們這裡,初雪才姍姍來遲。

每個屋裡都燒著炕,倒是不覺得冷。

楊梅早起開啟窗戶往外一看,發現屋頂上、院子裡,細細密密的鋪著一層瑩亮的霜白。

細小的雪花像蒲公英輕輕盈盈地打著旋兒往下飄,猶如天女散花般妝點著善水村的每一個角落,看起來,美輪美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