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楊梅,光靠總經銷商加盟支付的保證金,就賺了個盆滿缽滿。

調味料工坊每日拉出去的貨,是豆製品和香皂的兩倍之多,真正詮釋了何謂貨如輪轉。

為了滿足市場需求,善水工坊對外重新招了一批工人。

因為善水村的本村村民都基本已經有了固定的崗位,楊梅與村長商議後,就優先錄用了與善水村最近的兩個村子的村民。

來做工的村民,一律簽署保密契書,並且由村子組建食堂,招了幾個村婦負責做全體工人的伙食。

原先豆腐作坊的豆渣基本拿來餵豬餵雞喂牲畜了。

如今年豬都宰了,每日做豆腐剩下的豆渣,楊梅便教做飯的村婦將之做成了豆渣餅。

還別說,加了五香調味料的豆渣餅,煎得兩面焦黃,吃起來噴香,不僅大人喜歡吃,小孩子也愛得很,營養價值還高,關鍵是不浪費。

在此期間,黃家的縣城和鎮上開的小吃店,也已經開始營業了。

如楊梅預料那般,高大上的裝潢逼格沒能跟上同樣等級的吃食口感,讓大多數食客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黃家的一品小吃店以低價引流了半個月後,食客們慢慢還是回到善水小吃店這邊來消費了。

宋小刀特意做過市場調查,讓人去買了幾份一品小吃店的簡餐和小吃回來嘗味。

說實話,小吃做的還是可以的。

他們最開始引流的也是主打小吃,只是這樣的小吃在一品居正經賣的話,一盤最少得一兩銀子。

當然,他們在小吃店這邊減量了,但每賣出一小碟,估計得虧本十幾文錢,完全就是賠本掙吆喝。

至於簡餐,他們唯一能跟善水小吃店這邊競爭的就是他們的供應源頭價格,類似米和麵這些,他們本身就是做糧油鋪子起家的,價格能壓得更低一些。

但一品小吃的肉和菜,滋味上還是比不過善水小吃店。

原因無他,善水小吃店的肉菜都是加了調味料的,食客入口一對比,就能感覺到差異了。

楊梅聽宋小刀說一品小吃店除了豆腐製品沒法抄,像香菇雞腿飯、冬瓜鴨肉飯、梅菜扣肉飯都抄了善水小吃的,而且價格比他們賣的低一些。

對此,楊梅只是淡淡一笑,置之不理,他們愛抄就抄唄,反正抄得多虧得更多!

一品小吃喜歡燒錢益街坊,那就隨他們好了。

黃家難得為老百姓做做善事兒,他們可不能攔著。

“綠豆粉絲可以正式推出市場了。

小吃店那邊,明天可以上新米粉系列。

新品酬賓價格,打‘買一送一’的口號,一份雞蛋肉絲炒米粉定價三十五文,買一送一!”

其實說白了算下來一份也就是十幾文錢,但她打著‘買一送一’的口號,讓人聽起來,心理上就有種佔了大便宜的感覺,覺得特別的划算。

宋小刀一琢磨楊梅的用意就明白了,笑盈盈的說:“還是乾孃厲害。

我一聽買一送一,都很心動,有種走過路過千萬不能錯過的心態。”

楊梅嗔了乾兒子一句嘴甜,讓他自己安排時間落實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