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龍抬頭,這可是大昭一個很重要的傳統節日。

上古伏羲氏‘重農桑,務耕田’,每年二月二這天,‘皇娘送飯,御駕親耕’自理一畝三分地。

後來黃帝、唐堯、虞舜、夏禹紛紛效法。

大昭太祖立朝後,不僅沿襲了這一傳統,還將之當作一項重要的國策來實行。

於是,每年的二月二,祭祀先農就成為了大昭的一項重要典禮。

當今天子已經開始親政了,今年的祭祀典禮,鍾首輔在朝堂倡議由天子親自率百官到先農壇祭祀並且親自耕田。

皇帝也當場表示要以先帝英宗為榜樣,做萬民表率,下地親耕。

皇帝耕田可不是普通農民那樣耕地,而是有嚴格的制度。

因為禮儀繁瑣,為了保證典禮的順利進行,親耕需要進行多次演練。

從前因為皇帝未曾親政,每年的祭祀耕禮俱是由溧陽長公主著禮部大臣挑選合適的人選代勞。

今年鍾首輔以傳統禮法,需‘御駕親耕’為由拒絕了溧陽長公主擬好的章程,急於展現皇帝的龍威,這讓溧陽長公主頗為惱火。

皇帝的翅膀越來越硬,越來越不好控制了。

哼,他以為有鍾首輔等人輔佐,就有力量與自己分庭抗禮了麼?

鐘磬那些個老匹夫,哪一個又是好相與的?還不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溧陽長公主眯著眼睛在心裡暗暗思索,自己或許應該早做準備,不能再給小皇帝太多時間積蓄對抗自己的力量了。

“長公主,您大可不必為此著惱。

皇上既然喜歡自己玩泥巴表演給別人看,我們就給他這個機會好了。

到時候要是當眾出醜,那可是他自找的,要怨,也得怨鍾首輔。”鎮北侯謝晉似笑非笑的說道。

溧陽長公主幽幽轉動眸子,領會到了謝晉的意思,忍不住冷笑出聲:“說得也是。

回頭侯爺你去跟皇莊那邊交代一聲,皇上首次親耕,一應事宜務必盡善盡美。

老耕牛配不上皇上的身份。

皇上年富力強,猶如旭日東昇,得弄一頭與皇上一樣有活力有朝氣的耕牛才相稱。”

謝晉一聽就明白了溧陽長公主的用意,唇角勾起一絲玩味兒的笑意,點了點頭應道:“是,臣一定會著人安排妥當。”

二月二這天,皇帝率領百官前往先農壇祭祀。

其實,這對於一直困守皇城的皇帝而言,也是一次難得的放風機會,可以接觸宮牆外面的世界,正大光明的出門玩。

趙懷玉這個紈絝頭頭也想去開開眼界。

跟小團體打過招呼後,各自找了家中長輩,一番討好賣乖,最後也被加塞進了踏青,啊不,是祭祀的隊伍裡。

繁瑣沉悶的祭祀禮結束後,皇帝在內侍的伺候下,換了一身利落幹練的勁裝,被引到事先規整好的一塊三分大小的農田來。

農田四四方方,顯然是被精心處理過的,泥土鬆軟,皇帝過來,大機率就是表演一下就能收工。

鍾首輔和英國公各自帶著一眾文臣武將站在農田外圍的石臺上,各成方陣,表情肅穆,安靜的等候著。

皇帝剛過弱冠,年輕又充滿了蓬勃的朝氣,出場便自帶言情霸總的光環。

站在圍觀方陣前面的那群華髮早生的老菜瓜大臣們跟他一對比,瞬間被秒成了渣渣。

牛倌將一頭健壯的水牛拉了過來。

水牛一看就是精挑細選過的,身上的肌肉紋理清晰可見,瞧著就很健壯。

水牛的牛角在日光下反射著蹭亮的光,它頭上扎著大紅花,脖子上掛著用紅綢帶編製成的麻花繩子,屁股後面拖著耕田的農具。

牛倌上來後,恭敬的將牽拉水牛的繩子交到了皇帝的手上。

皇帝有些緊張,因為他此刻與水牛近距離接觸就能感受到水牛的焦躁情緒。

躲在最後面的趙懷玉探出半個腦袋往農田裡看了看,吐槽道:“不知道的還以為這頭牛是要去娶媳婦呢,弄得胡裡花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