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微微愣了一下。

族學的山長?

很快,她便反應過來了,這山長其實是一個學官名。

學者依山林名勝創辦書院教授生徒,其掌教者稱山長。

就像馬叔明入讀的養心書院,其創辦者就該稱之為‘山長’。

而羅院長,只是外聘的講學兼領院務長,所以,養心書院的生徒們便都稱呼他為‘院長’。

然而,善水村自己創辦的族學,遠達不到可以自立‘山長’的程度。

楊梅有些好笑跟著村長媳婦進了堂屋裡,與屋裡的一眾賓客點頭致意,含笑向村長拜年,說了幾句吉祥話。

村長如今在楊梅跟前可不敢託大,忙起身回禮,揚手請楊梅上座。

堂屋裡好些村民都是村長的本家親戚。

他們能在善水村過得比其他村民滋潤,也是多虧有個當了一村之長的族兄,早早過來拜年套近乎,也是人之常情。

因楊梅帶著善水村上上下下掙了不少錢,他們對楊梅這位‘財神爺’也是分外熱情。

“秀才娘,我們還想著給村長拜完年,就一塊兒去家裡給你拜年呢!

呵呵,昨晚你家的爆竹聲最響,我們隔著老遠就聽見了。

新年,秀才娘你家的運勢,肯定更旺更紅!”

“就是就是,咱可都盼著秀才娘你繼續帶領大家發家致富,把生意做大做強啊!”

楊梅一一謝過了大家的祝願,微笑道:“大家同心協力,朝著共同的目標努力,自然能把善水村發展壯大。”

其他人也跟著你一言我一語的附和起來。

大家高談闊論的展望了一番未來後,這才重新說到了族學的事兒上。

“伯旺娘,族學的學堂已經建好了,你打算什麼時候正式開課?

可有想好讓誰來出任山長?”村長順口問楊梅。

善水村自建族學的事兒是楊梅牽頭辦起來的,她自然是做了全盤的計劃才敢開這個頭。

楊梅含笑道:“族學過完正月就開課,教材的內容我已經交代落實叔明去編寫了。

正式開課之前,我打算對所有報名上學的孩子進行摸底面試。

此舉年前我就跟村長你透過底了,是為了給孩子們分班做準備。

有些孩子年紀雖然大,可未見得他就比年紀小的娃娃學習能力強。

第一屆的入學政策,不以年齡大小來分班,以學習能力、接受能力的強弱來因材施教更合適。

當然,年紀較大的孩子,在第一年的啟蒙學習後,如果資質各方面都不錯,適合未來走科舉的路子,屆時再根據實際情況來重新分班。

至於那些不想走科舉讀書的孩子,則在開蒙學習後,根據他們感興趣的方向,來分技術工種,有方向有目的的進行專科內容的延展教學。

對耕種感興趣的,則學農學方面的知識。

對經商感興趣的,則學習銷售技巧、打算盤看賬本的本事。

對搭建、紡織、織染、刺繡這些感興趣的,則往相關領域的知識上努力。

總而言之,我們要辦的族學,不是普通傳統的私塾,而是要真正教給孩子們適合他們、且能讓他們學到一技之長的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