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寫歌(第2/3頁)
章節報錯
“這……這是民謠?”
半晌,王天笑才從歌詞和旋律的情緒裡退出來,震驚的問道。
“沒錯。”程臣點頭。
“民謠啊……”
早在八九十年代的時候民謠就曾火的一塌糊塗。
只不過當時的主題要麼是歌唱校園生活,要麼則抒發青少年心中的情感。
這類民謠風格被稱為“校園民謠”,受眾普遍年輕化。
代表作品便是許多人刻進DNA的旋律,如:《童年》、《同桌的你》、《蒲公英》等。
隨著經濟的發展使新一代的思想更加解放,追求愛情與進步的願望也愈發熾烈。
像麻油葉、宋胖子、陳粒、堯十三、趙鐳等歌手均在民謠樂壇上佔據了一席之地。
他們歌曲的主題大多也以愛情、生活為主,這與時代發展高度契合。
民謠終於在華語樂壇上佔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安和橋》的間奏,趙鐳的“和我在成都的街頭走一走”一響起,不知街上多少人會為之回頭。
但是現在,2002年,民謠還屬於方興未艾時期,只是小眾人群的愛好。
小眾就意味著傳唱度不佳,但喜歡的人會特別喜歡。
“整首歌曲有著濃厚的禪學味道,雖然沒有激昂的曲調,卻震撼了無數人的心,給人力量!是現在市場上絕無僅有的作品,但完成度和質量特別高!”
王天笑讚賞道,她個人也是民謠愛好者,對這樣的作品簡直沒有任何抵抗力。
程臣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又遞給王天笑一張稿紙:“再看看這個。”
“還有?!”
王天笑詫異的接過稿紙。
“《秋天不回來》?”
“初秋的天冰冷的夜,回憶慢慢襲來。
真心的愛就像落葉,為何卻要分開。
灰色的天獨自彷徨,城市的老地方。”
……
“就讓秋風帶走我的思念帶走我的淚。
我還一直靜靜守候在相約的地點……”
依舊是附帶著歌詞和曲的一張稿紙,一模一樣的字跡。
王天笑眼神複雜的看著面前坐著的這個男孩,心裡五味雜陳。
“王總,這首歌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