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評作為辛家下一代代言人,帶著沮授進陳家,還是輕而易舉的。

陳群親自出來迎接幾人。

此時的陳群,不僅面色有些蒼白,就連腳步都有些虛浮,一看就是傷心過度的緣故。

隨後,陳群強打起精神對著辛評、沮授等人拱手道。

“陳家如今突逢大變,可能會有些怠慢幾位,還望沮郡丞,仲治兄見諒。”

說完,陳群就將沮授和辛評領進院內,幾人在給陳寔吊完紙後,辛評拉著沮授走到院內,看看那些匆匆忙忙的下人,辛評小聲道。

“公與剛才看長文(陳群)的眼神有些不對啊,你不會打上長文的主意了吧。”

沮授聽到這話,點了點頭,有些無奈道。

“當年陳群尚是幼兒時,陳太丘常認為此子奇異,向鄉宗父老說:“這孩子必定興旺吾宗。”

後來更是引得名士孔融前來結交,就連仲豫都給我推薦過長文,還給我安排了個和陳家搭上關係的任務。

現如今,玄德公麾下人才頗為緊缺,一人身兼數職位太常見了...”

隨後,沮授挺直脖子,掃向院中人來人往的儒生,繼續說道。

“聽說這次前來致悼會葬者五萬餘人,車數千乘,荀爽、韓融等披麻戴孝執子孫禮者以千計。

蔡邕親自撰碑銘,大將軍何進遣使致悼詞...”

辛評聽完沮授這話,也是忍不住一陣點頭,感慨道。

“是啊,陳太丘之死,整個大漢都要為其哀弔,但是我屬實沒想到啊,原來太丘聲望如此之高,我臨出家之前,我父還和我說,由於這次時間太短,也就三萬餘人能前來潁川悼念。

沒想到啊,終究是我們這群后輩,低估太丘的影響力了,居然浩浩蕩蕩來了五萬人...

此時潁川的官道上,也不知還有多少人,正在日夜兼程的奔赴陳家...”

沮授聽到這,心臟略微跳了幾下,心中暗道。

【可能、大概、或許、差不多還有三四萬人在路上吧...】

....

隨後,沮授有了辛評牽線搭橋,在潁川混的也算是風生水起,各路大佬,也都認識了一下。

找鍾繇給自己畫了幅畫,然後,找蔡邕寫了個字,順道和那些趣味相投之人,打聽打聽人家的行蹤,看看回去順不順路。

沮授作為郡丞,勾搭的自然是豪強,最次的也是二流以上的世家。

....

至於其餘人,當然是張燕和田疇來結交了。

張燕麼...

這貨乃是劉宏親自冊封的平難中郎將,官印什麼的,那都是真的不能在真了。

這次來潁川,張燕親自給自己冊封了箇中郎將二把手,代表平難中郎將前來悼念。

說實話,劉宏詔安黑山那事,雖然不光彩,但也有不少人知道,知道這事的都是啥人啊,那都是一流二流豪強,或者是在洛陽當官的寒門...八壹中文網

就張燕現在接觸這群人,一個個訊息閉塞的厲害...

看張燕身居高位,居然還如此平易近人,一個個和張燕,那是稱兄道弟的,這收穫的好感,用麻袋都裝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