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吉凶禍福,天運人寰(第1/2頁)
章節報錯
元修天人口中的程天人不是別人,正是他的妻子。程夫人一身銀灰色寺衣,同元修天人一樣。程夫人來到成神阿仙兩人面前,做著天教的禮數,念著,“吉凶禍福,天運人寰。”
“這位姑娘,生的真是好看!似天仙下凡呢!”程夫人又看向成神,“這位公子和我家塵兒有幾分相像,公子可認識元塵?”
成神不知道這婦人說些什麼,禮貌的搖了搖頭。
元修天人解釋道,“元塵是我們唯一的子嗣,已經消失不見十年了,是死是活杳無音訊。”
“胡說!”程夫人連忙打斷元修,祈願道,“無心之言神靈莫要怪罪,塵兒福大命大,一定活著!天上神靈保佑吾兒平安無恙!”
成神阿仙明白了,原來這是一對天人夫妻,只是不知何故失去了兒子。
程夫人說完,看到日已西沉,催促元修天人去敲天鍾,對著成神阿仙說道,“兩位請隨我來,桃夕寺十年來無人踏足,就剩下我和那個糟老頭子了。兩位是前來祈願還是路過此地?”
沒等兩人回話,程夫人自顧自說,“瞧我這腦子,借宿一晚肯定是路過。”
程夫人帶著成神阿仙來到入寐院一間無人居住的舊房,點上燈火,“兩位來的真是湊巧,昨日我將入寐院裡裡外外打掃了一遍。萬一我那塵兒突然回來,看到滿是灰塵的桃夕寺,可非得數落我一番不可!我這個做孃親的,還沒這桃夕寺在他心裡重要,你說氣不氣人?”
“兩位隨意請便,我還要回屋繼續為塵兒唸經禱告。”唸叨個不停的程天人轉身離去,留下成神和阿仙四處打量。
這時,屋外傳來沉悶的鐘聲,元修天人正站在天運人寰塔裡敲著上千鈞的天鍾,迎接月、夜兩大萬物法則之神靈。
不一會,元修天人提著燈籠端著膳食而來,“兩位客人,粗茶淡飯莫要嫌棄。”
成神連忙學著程夫人的手勢做禮,“勞煩招待。吉凶禍福,天運人寰,元塵天人一定平平安安。”
“多謝公子吉言。”元修天人對著成神笑道,“第一次就把天人禮數學的如此分毫不差,公子有沒有想過做天人啊?”
沒等成神回答,一旁端起碗筷就吃的阿仙,嚥下一口飯後打斷元修道,“不做不做,成神是仙士,要跟我去劍州呢。”
元修天人聞言來了興趣,“哦?仙士?敢問兩位仙士師承哪座羽閣?”,成神不知如何回答,阿仙沒有遲疑,“劍州萬照,太白閣。”
元修天人搖了搖頭,“恕老朽一生未出夕湖,只知道通州青峰郡有座歸塵閣,對世間的這些神山仙閣一概不知。”
“不過羽閣和天教也算殊途同歸,都追求一個天人合一。就像兩位仙士離開羽閣四處遊歷,叫做遊世,而我們天人云遊天下,叫做走地,雖叫法不同,但都是為了悟道。”
“不知道你還問。”阿仙心無所顧,想到什麼便說什麼,惹得元修天人連忙做禮,“都怪老朽無禮。”
“不怪你,”阿仙吃飽後便言歸正傳,“你還沒說這桃夕寺為何沒落呢?”,阿仙的問題像把鑰匙,開啟了元修天人記憶中陳放多年的銅鎖,他神情慢慢失去淡然的笑容,“吉凶福禍,天運人寰。”
元修天人沒有推辭,盤坐在成神和阿仙面前,從桃夕寺前的夕湖慢慢講起,“數百年來,夕湖鎮一直有個傳說,說夕湖之中住著一條魚,名叫如願,可以幫人實現願望,人人皆知,但從未見過。”
兩人聽到此處,相視一眼。已經見過兩隻野魅的成神明白,老者口中這條名叫如願的魚,極有可能便是那夕湖的野魅。
“十年前,元塵還未消失不見時,桃夕寺除了老朽和元塵他娘外,還有一位老天人,天字曇花,最善姻緣推演,桃夕寺人來人往也全是拜他所賜。”
老者的回憶慢慢隨著述說在成神腦海中形成畫面,他靜靜旁觀著故事中的每一個人每一處細節,彷彿身處其中。
元聖一吃過晚飯,坐在桃夕寺前的夕湖邊上吹著夜風,他側著臉聽著夜色中那個斷斷續續哭個不停的女聲,她是誰?他看不清姑娘的臉,只是疑惑這麼美好的日子裡,這位姑娘在哭些什麼?
從小在桃夕寺長大的元聖一今年十八歲,父母都是桃夕寺裡的天人。雖然父母整天和藹可親忙著照顧那些前來拜神祈福的百姓,但對他很是嚴格管教,除了吃飯便是誦經,每天都如此度過。
元聖一本名叫做元塵,聖一是他的天字。作為一名天人,元塵沒有任何世俗的壓力,十六歲從夕湖鎮正院結業後,他便待在桃夕寺跟隨曇爺爺學習《下天經》中的姻緣推演,但他悟性一般,心思粗雜,又常常偷懶。
兩年過去,元塵只學了些皮毛。身為桃夕寺傳承的他天真以為,反正曇爺爺在,寺內香火鼎盛,他打打下手便可。
從小到大,每當貪玩的元塵做錯事,他便躲在曇爺爺背後求援庇護,一老一少猶如忘年之交,無所顧忌。十八歲的元塵至今沒有一個朋友,在正院讀書時的同窗都已成家立業,沒空來桃夕寺與他來往。
今日是隔壁歌湖鎮一年一度歌舞祭的最後一天,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歌舞祭除了吃喝玩樂外,還會選出歌湖鎮曲藝最佳的舞女。
心生嚮往的元塵只能望著星空之下煙花漫天,隔著夕湖想象著歌湖祭的人聲鼎沸。
抽噎的哭聲還在繼續,疑惑的元塵起身,想問個究竟,那哭泣的姑娘聽到腳步,倉皇回首,兩人相視無言,姑娘走了。
元塵看著離去的背影若有所思,這時寺裡天鐘響起,他嘆著氣,“又得去誦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