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一幕幕在阿仙眼前掠過,來到人間已經幾十載,她原本以為自己早已忘了那段不堪的回憶。可一經回想,絕望無助的過往歷歷在目,彷彿昨日之事,讓她心有餘悸。

阿仙努力讓自己從回憶中抽離,對著成神說,“講到這裡,你能明白我是誰嗎?”

成神看著阿仙,他那一聞千悟明若觀火的悟性此刻彰顯的淋漓盡致,一念之間便已通透,“業朝仙士梁塵發現了妖域並傳去修行之道,隨行的船伕姜家兩兄弟大難不死,其後人以壓歲傳承重回人間。而你是被歲網的獵妖人從妖域捕獲的歲妖,在跳海生死存亡之際,被姜家後人所救。”

阿仙甚是滿意的點了點頭站起身來,成神心領神會收起青銅桑葉,拿出行囊裡的水壺,前者對成神這般恐怖的悟性讚歎不已,“這故事我說的口乾舌燥,怎麼到你嘴裡,短短几句就如此清晰,成神,等你學仙法的時候,肯定一日千里。”

成神將水壺遞與阿仙飲之,謙虛道,“是阿仙姐姐教得好。”

“哈哈!”阿仙也不再長篇大論,“姜家後人更喜歡我們稱之壓歲大人,他們從業朝至今,隱秘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我被壓歲大人買下後,就一直待在一處名叫花寺的小鎮,幾十年如一日的讀書修道。”

“在那座懸崖上的宅院裡,除了我和青禾,還有其他五位歲妖。前些日子,壓歲大人讓我們各自前往劍州十城尋劍。我原以為是尋覓什麼前朝的古劍用來珍藏,但現在看來是我想錯了。”

一旁的成神好像也明白了壓歲為什麼讓阿雪等妖去劍州尋劍了,姜家後人皆是人族和歲妖的後裔,雖然擁有三百年的壽命,但是天生閉竅,無法修行。

而剛才在溫湖鎮,他們親眼所見那身為凡夫俗子的方月得夢中之劍後,竟如同白日飛昇,成了劍平方府的仙士,只是不知那方月得劍之後是何境界!?

阿仙接下所言與成神心中所想幾乎一致,“成神,你是否還記得我曾給你講解仙法時,提及的福緣仙法?”

“嗯。”成神記得,“福緣仙法中的福緣二字取自仙器中的福緣仙器,後者又被稱作神兵。”

“阿仙姐姐,你是說,江忘旅以及方月夢中藏劍,皆是福緣仙器!”成神將一切理通,這個世界真是不可思議,“仔細回想,江忘旅之所以能劍飲桑湖,是因為其手持天地神兵,想必方月劍平方府亦是如此。”

“阿仙姐姐,福緣仙器如此厲害?”成神還是不明白,一柄劍為何能讓人脫胎換骨?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阿仙又喝了口水,“事不宜遲,阿仙姐姐這就帶你去夕湖尋覓一番,若是能找到幾柄福緣仙器,咱們一人一劍,就什麼都知道了!”

成神跟上阿仙腳步,不由心想,如果天下三千座羽閣無數仙士知曉此事,誰還會披星戴月十年一日的苦修呢?那時候想必仙士之間會為一柄福緣仙器而爭鬥的你死我活!

成神唸到此處,不敢再想,心裡敲定主意,這些事只能爛在肚子裡,否則給自己招來殺身之禍的同時,大昶將會天下大亂。

正如阿仙的玩笑所言,夕湖藏劍神兵名曰寺夜,藏於茫茫夜色。

十湖郡的氣候一年四季都很溫暖,冬天名存實亡,尤其是四季之中春夏兩季,一個來的極早,一個走的極晚。

成神阿仙兩人迎著午後的陽光,離夕湖鎮越來越近。書上說,夕湖鎮在十湖郡中最家喻戶曉的是那座天教的桃夕寺,香火鼎盛,前來求緣百姓車水馬龍。

成神懷中那顆常寶贈與的祈願石,便是常母身懷常寶之時,於桃夕寺拜神所得。

天教作為大昶正教、天教、羽閣三大千年宗門之一,與正教齊名,流芳百世。前者以神靈,後者以聖學。

在大昶,天教又名天寺,以天人合一為教義。《上天經》中記載,天地之初便有四十八寺,供奉著天外天三千六百神靈;《下天經》中記載,天上有四千八百條星河,每座星河由數千萬顆天星組成,星河交錯天星運轉便是人間萬物的命運。

相傳亦有《中天經》,但早已失傳。

天教典藏以上下天經為骨,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後人編纂及補充的各位神靈典傳浩如煙海,這些書籍統稱為天書。

夕湖鎮的桃夕寺是昶明年間近千座天寺之一,供奉著三位神靈,其一曰云婠,祥雲送情之神,其二曰來生,三生情緣之神,其三曰桃君,有求必應之神。

佔地僅有半畝的桃夕寺坐落在夕湖鎮北的夕湖湖畔,建寺數百年來,以姻緣婚配最為出名。

臨近傍晚,來到夕湖鎮的成神和阿仙站在桃夕寺前,打量著這座和書上記載截然相反的天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