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懸弦不鳴,勿荒於塵(第1/2頁)
章節報錯
“近乎一天一竅。”阿仙靈知入骨,手指來回點在成神手臂八竅,感受成神體內靈氣流向,“靈珠吐納的靈氣每時每刻都在沖刷著你的竅門,接下來是第十四竅虎月。如果我來幫你,雖然會像現在一樣疼痛不止,但一天至少可通兩竅。”
成神手臂的痛感漸漸褪去,聽著阿仙的話語,他面臨選擇,是讓溫潤的靈氣慢慢沖刷,還是讓阿仙幫助自己快速通竅。成神不由想到剛才江忘旅劍飲桑湖一幕下渺小的自己,他問道,“奶奶...把你變成木雕的老婆婆,境界究竟有多高?”
阿仙想了想,“最少天命境。”,通竅、銅身、闢府、本命、辰命、天命...成神低頭看著右手手心,哪怕日後他尋到成仙,萬一兩人天壤之別,連四十八竅都未通的他又有什麼資格待在她的身邊,“我不怕痛,我想快些通竅。”
阿仙欣慰的點點頭,“好。”
如願見到野魅的阿仙非但沒有滿足好奇心,反而對十湖郡其他幾湖興趣更甚,接下來他們要去桑湖鎮北的溫湖鎮,繼續劍州之旅。
走了兩步,阿仙想起來什麼,吸了口涼氣,恍然醒悟道,“成神,我好想忘給那野魅江忘旅說一句話!”
成神疑惑,“什麼話?”
“就是那位官至太閣相的李澀,這句話出現昶豐五十六年史書中。”阿仙越想越覺得不可思議,“可現在是昶明年間,昶豐帝在位七十一年,之後是在位三十二年的昶樂帝。昶樂之後,昶明帝登基至今二十三年。”
“也就是說,江忘旅要找尋的李澀是百年之前的太閣相啊!”
去往溫湖的路上,阿仙給成神猜想了很多種可能,“可以確定的是,李澀早已經死了,江忘旅就是等一千年也等不到。恐怕是因為天火之年,李晚棠拿去桑湖半數之水,而桑湖便是江忘旅的命,這導致他記憶錯亂,以為如今是昶豐年間。”
成神嘆氣感嘆世事無常,接著說道自己的想象,“不知那江忘旅到了天都,知曉苦苦等候的摯友原來早已離去百年,那會是怎樣一種悲傷。我想,江忘旅會沿著李澀走過的路再走一遍。為何史書對一位太閣相如此敷衍?李澀當年到底經歷了什麼?我想如果李澀含冤而死,江忘旅一定會拔劍斬出真相來。”
“成神,你該去說書。”阿仙笑的百媚生春,兩人一言一語說說笑笑去往溫湖鎮。
溫湖在十湖郡是第三大湖,其溫字自古有兩種寓意,一指溫湖平闊水暖,二指溫湖鎮盛產玉石名為溫玉,在《璞錄》中位於中下品。玉石礦脈位於溫湖鎮西,與溫湖相望,百姓稱之“溫嶺”,而世代守嶺的方家是溫湖第一氏族。
溫湖鎮有一千三百餘戶,本地百姓多以採石、玉商、雕匠等玉石行業為職。
成神和阿仙走到溫湖時,落日歸山,夜幕靜臨。兩人簡單吃過晚飯,沒有住在鎮上的客舍,而是來到溫湖一處岸邊,藉著月色,用江忘旅所贈的那片青銅桑葉變成一帷廬帳。
成神問起為何不住客舍,阿仙解釋說,“通竅,需靜謐之處。”
撿些枯枝準備生火的成神順便環顧周圍,不遠處有一高牆深宅,裡面屋舍林立,依稀可見當年的雕樑畫棟,如今卻只有幾盞微弱的燈火閃爍。宅院與溫湖之間,隔著半畝花田,成神沒有上前近看。
阿仙在溫湖岸邊隨便走了走,並沒有找到溫湖野魅的蹤跡,她望著被李晚棠取走半湖之水的溫湖,不確定此地的野魅是否已經消失。
成神燃起篝火,兩人盤坐於廬帳內通竅,成神攤開右手,放於身前,阿仙兩指點在成神手心,一手施展損靈仙法。於是源源不斷的天地靈氣,透過靈珠傳回給阿仙,再被其用損靈仙法消耗殆盡,週而復始。
輕靈攻伐御劍攬月:太白閣輕靈攻伐仙法之一,使用時劍氣可縱橫數丈,御劍飛而破敵,是太白閣名揚劍州萬照的仙法之一。
一條岸邊撿來的霜枝被阿仙當做劍用,只見樹枝轉瞬掠出廬帳之外,御風烈烈懸於溫湖之上,時而劃破湖水,劍氣掀起數丈浪花滾滾,時而衝入雲霄,雷厲風飛割孤雲成幾堆,驚起岸邊枯草野林中無數雉雞寒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