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上給人打包票這種事兒,夜執陽還真沒做過。

再說夏君讀和蕭姬這個事兒,明眼人只看到夏君讀是個流連花叢的登徒浪子,可透過夏家老祖宗與夏清讀的對話,夜執陽知道夏君讀在能耐上,其實較之夏風讀要更強,只不過大哥夏風讀比起夏君讀穩一些。

所以,夏君讀能讓外人看到和感覺到的,都只是夏家或是他想讓他們看到的。

更何況夏君讀在自己面前就和瘋子一樣,他又怎敢直言那個傢伙一定會一輩子對蕭姬好?

“有夜小友這句話,老朽我也就放心了。”

蕭長林倒也沒有執意在夜執陽口中得到什麼答案,老人最後恍惚一笑:“說到底,就是想在進棺材之前圖個心安。”

“小友來此、應該是為了這事兒吧。”

老人緩緩移開墨硯,將信封推向夜執陽。

“按照陰皇曾經名震函夏地下世界的時間來看,其實老朽這一輩兒也差那位半個輩分。”

蕭長林又道:“這一批的老人,都入土得差不多了,吊著半口氣活著的那幾個,腦子也不靈光了。”

“也不知道這點兒訊息對夜小友有沒有用,不過…這已經是老朽能得到的極限了。”

時間二字,在函夏星現有的任何條件下都是不可逆的,七八十年的光景已經是一個無病無災的正常人的一生,更何況還要在這漫長一生中去回憶那個年代的事兒。

“蕭老爺子有心了,放心,以後只要小子我還未失勢,能幫到蕭家的,我一定不會推辭。”

夜執陽也不矯情,給老人應下一句後便開啟信封。

信封裡的內容並不多,有一些是他之前就在夏城祖和老匹夫那裡得到的,例如陰皇之名起於上世紀四十年代末期,消失於六十年代初期,自身武功奇高。

要說還算細緻的,就只是多了一句:陰皇個頭偏矮。

僅此而已。

然而在陰皇之下,另一個名字卻赫然在列…陽王。

據蕭長林這一批人脈所傳的訊息,上世紀五十年代後期,一位自稱陽王的傢伙悄然出現,將本就因為陰皇存在而動盪不安的地下江湖攪得天翻地覆。

陽王雖在陽、可世人從未見過其真容,只知道這傢伙除了乾地底下的行當,還喜歡和當時的考古工作人員對著幹。

但凡是從考古人員口中傳出信兒的秘址,那陽王總是先官方人員一步,將秘址全部搬空,且這陽王的行事手段並不像陰皇那般陰狠毒辣,世人少有傳出陽王動手殺人的事兒,反而是軼事連連,例如這位陽王沒少給趕過來吃灰的考古人員留下一段話。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廢物。”

是的,這句話在那個年代,讓函夏國的考古人員恨得牙癢癢,甚至警安人員都出動了一批又一批,可誰來誰跟著吃灰。

陽王在地下江湖的落幕是在七十年代初期,有人說陽王就是陰皇,二人江湖名諱在字義上對仗只是明面說法,實則是陰皇在那十幾年的光陰裡作惡無數,他是為了給自己積一點兒陰德,所以才會轉換出另一種人格。

陽王消失,加之函夏國文化治改時代結束,此後函夏國各行各業的流程都正規起來,地下江湖也就沒有再出現過功成身退的牛氣轟轟的人物。

姚祖師爺是牛,問題是在一個官面上較為合理的時代裡,姚祖師爺太狂,最後只能嘎嘣脆。

院落中,樹蔭下的青年緩緩放下信紙,一張清澈帥氣的臉龐此時湧上清晰易見的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