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客廳就顯得安靜許多,夜執陽也能將大部分注意力放在天下第一龍景區的檢視資料上。

只是、

兩個鐘頭過去,擁有《八荒圖》這部函夏星最權威的地脈寶書的考古天才,面對巨龍陣圖料仍是毫無頭緒。

不能說《八荒圖》對夜執陽一點兒幫助都沒有,這部寶書中,有三處地脈隱約和景區地脈風水相似。

一處是關於蜀地一位納西王的洞葬之墓,那名叫木陀的納西部落首領大限將至時,讓手下將自己的石棺密封在一處山洞中,此秘山東臨水潭,西淌流河,秘山之後乃是青山霧障。

霧障隱霧的流風方向為常年西北風,以風水學中的借風之相來說,迎風口遠比不得順風口,所以那位納西王的石棺擺放位置便是頭朝西北,腳向東南。

不僅如此,為了順應風水之勢,納西王木陀還曾讓人在山洞的西北與東南洞壁以部落秘紋畫上時空之門,寓意著天道會為他指明重生之路。

第二處是一處兇脈,是在函夏星西

方一個同樣盛行土葬的彈丸小國裡。

函夏國一直有個說法: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這在國內是有風水城市認證的,例如洛陽地處洛水之北,故名洛陽,淮陰地處淮水之南,故名淮陰。

奈何西方這個國家的城民整天只知道在面門胸腔之前劃十字架,壓根兒沒有風水這個概念,最後就在東北部的山區惹出一個名為纏族坡的詭秘之地。

纏族、糾纏家族後人不得安寧之意。

話說在那個古老的時代,基督思想的墓園還沒有在這個小國盛行,大部分教徒的土葬習俗都是由家族之人擇地舉行入殮、告別禮拜、安葬禮儀。

纏族坡沒被定名之前,是一處西面與南面環山,背面與東面繞水的綠蔭之地,有一天,有個家族的教徒成員死後,父母就看上了這處地兒,將兒子的十字碑立在山水交界的斜坡之中。

這倒好,立碑結束沒過幾天,家族之人就接二連三地和耶穌打招呼去了,家族覺得這個地方的人有人投毒暗害他們,便舉族南遷。

後來此地又有家族教徒成員會見上帝,仍是將十字碑立於斜坡之中,結果隔三事連連,不是僕人死去,就是家族成員暴斃,最後亦是無奈舉族遷徙。

第三次有家族教徒成員立碑於此,發生怪事之後,族中老人聯想到以前發生在這裡的事情,懷疑是教徒死後立碑的問題,便將教徒木棺和十字碑都移向了繞水以北的平地上,沒承想移動過後,家族中還真就再無怪事發生。

老人們解釋不通這是什麼原因,禱告他們的上帝也沒有個具體說法,最後便在山坡立碑,碑上寫著「此地不得埋葬」六字以示警醒。

上世紀七十年代,國內有個風水大師兜兜轉轉來到這地兒,尚且沒聽纏族坡的怪談,就一眼看出此地的兇險,當地人不解,詢問其意。

風水大師說:「山北水南為陰,立墳在這種地脈之中,就是大盛陰氣,而此地又是西山東水,水流隱約呈西南繞彎之勢,長此以往,西山與南山交界的半坡陰氣將會達到極限,家族如果有人立碑於此,必定會降禍於族人。」

那位大師一番話落下,當地人都懷疑他們一直信奉的上帝,是不是就長這個模樣。

至於最後一處,對於夜執陽來說並不陌生。

秦省驪山始皇風水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