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陣門思疑(第1/2頁)
章節報錯
始皇陵風水脈,從大格局來看,南臨驪山北麓,北臨渭水,可是經過魚池改道後,自南向北的東側流水在經過東北節點,又自東向西復向南流去,最後在始皇陵西南側修築了一條東西向的大壩。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始皇想要的風水脈絡是依山環水,如此一改,始皇陵南面背山,東西兩側和北面形成三面環水之勢,這才是函夏國無上的大風水龍脈。
沙發上,放下巨龍陣檢視資料的青年輕聲一嘆。
他不是很能理解,為什麼《八荒圖》連函夏星西方一個小國的纏族坡都能記錄在內,卻對天下第一龍風景區視而不見。
青年嚴重懷疑,古閣是不是故意隱去巨龍陣風水的記錄來教考他。
回過頭再來說《八荒圖》中這三處風水脈與巨龍陣的聯絡。
納西王木陀洞葬之墓與巨龍風水有相通之處,在於它同樣是東為靜水,西為動水,南為墓山,至於北邊,巨龍陣所在的臥龍崗以北是羅敷潭,而納西王洞墓北邊卻是青山霧障。
最後藉助風勢,納西王墓葬是面向東南,那麼…巨龍陣之下的龍宮,即鎖龍陣的陣門有沒有可能是面向東南?
想到這兒,夜執陽又開啟手機看了眼今天邯鄲的風向。
嗯、是很不給他面子的東南風。
第二處纏族坡,與巨龍陣相通之處在於南山北水外加東水,相異是纏族坡西側為山,而巨龍陣西側為河。
纏族坡因為至陰凶氣的緣故,附近家族的老人是將教徒木棺和十字碑挪移到了河流以北,而巨龍陣是在臥龍崗山下,並不在它與羅敷潭中間,所以風水位置上不在大盛陰氣之中。
想到這裡,夜執陽眼眉突然一凜…鎖龍陣為陰,真要說與巨龍陣陰陽平衡,巨龍龍首朝南,鎖龍陣應該是陣門朝北,直面羅敷潭才是。
「這個…」
青年握了握手掌,眼神在照片資料上多盯了兩眼,又甩了甩腦袋。
最後一處驪山始皇陵與巨龍陣相通之處就多了,始皇陵是水繞驪山北麓,而臥龍崗同樣是三面有水,只不過始皇陵東水為動水,而臥龍崗東水為靜水。
東方有水的好壞,在風水學上自古爭論不休,有人說東方後天為震卦,需要陽性物質,西方兌卦需要陰性物質,以此來達到平衡。
這麼一聽,無論是巨龍陣還是始皇陵,貌似都不是很對味。
要夜執陽現在來想,古代那些陰陽風水大師這話說得太絕對八卦中震卦屬木,可木同樣有陰木陽木之分,陰木需陽,陽木避陽。
且陰木也好,陽木也罷,水生木乃規律之一,而且古人不也常說福如東海和相宅相墓、東北兩位喜水忌路麼。
青年認為,東側有水乃是上佳風水。
這麼想著,夜執陽又不得不琢磨起始皇陵的墓向。
始皇陵的墓向是自西向東,關於其緣由,考古學家大為不解。
眾所周知,我國古代以朝南的位置為尊,歷代帝王的陵墓基本上都是坐北朝南的格局,偏是統一天下的秦始皇與歷代帝王相悖。
考古學家眾說紛紜時,歷史文化學家摻和進來,給出了三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始皇生前派遣徐福東渡黃海,尋覓蓬萊、瀛州等仙境尋求長生不老藥,並且多次親自出巡,東臨碣石,南達會稽,在琅琊、芝罘一帶流連忘返,一切無不昭示著這位千古一帝對於不死仙境的嚮往。
誰知道徐福兩次帶著數千童男童女,無數金銀財寶,東渡之後卻是杳無音訊,欲得長生的始皇夙願終成泡影。
這不,始皇生前得不到長生之藥,死後也要面朝東方,以求神仙引渡,從而達到不死仙境,基於此由,始皇陵才
選擇坐西向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