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怎一個亂字了得(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黛神出鬼沒的‘真般配’說出口,夜執陽和孫青兒都傻眼了。
般配?誰和誰般配?
“李黛,你、你在說什麼啊?”
孫青兒和李黛的關係從一開始就很微妙,上次嘀咕被李黛逮了個現行後,孫青兒不說話則已,但凡開口就直呼其名了。
只不過這話聽著太微妙,尤其是她和夜執陽走在一起的時候,這又讓孫青兒提不起來脾氣。
“就說兩位咯,男才女貌,怎麼看怎麼般配呢。”
李黛嘴角勾起一抹弧度,值時、不知孫青兒身份的張來相和李亮來到李黛身旁,盯著夜執陽和孫青兒也是一陣哈笑。
“咳咳、夜老師、我、我先回辦公室了。”
孫青兒被眾人看了個大紅臉,像是做錯事兒的小女孩兒,連忙跑回辦公室,反觀咧著嘴得快要抽筋的夜執陽無奈搖頭。
他越來越捉摸不透李黛了。
……
吃過午飯,找齊八大星卜資料的夜執陽趁熱打鐵,又將十來公分高的西夏史料擺在耳邊,埋頭思慮起來。
如他所猜測以及告知張來相和李亮的那樣,一大群石料車隊從西夏高層的眼皮子底下,自隴省遷運到榆市,沒個有牌面的官方文書鐵定是行不通。
這個牌面,沒有閱讀史料之前,夜執陽的設想是在西夏王庭之下的高階文官,或是西夏駐榆市邊境的部隊將軍。
為何是高階文官,說起來與西夏的官階制度有很大關係。
作為一個少數民族割據政權,西夏在立國之初就模仿大宋設立官制,《天盛改舊新定律令》《官階封號表》等史料相互印證,指出西夏官分十二品,其餘雜官的官階之多,達到八十多種。
八十多種,對著官階表一個個讀過去,都得廢大半天口舌,那麼…榆市作為王朝邊塞,上面派下來幾位有頭有臉的大人物,合理麼?
合理,卻事與願違。
西夏王朝的治國制度是蕃漢聯合制度,簡單來說,在這個王朝裡,党項族是最有臉有面的老大、漢族、吐蕃族、回鶻族這些少數種族屈居其後。
試想一大群心懷不軌的傢伙在開國皇帝李元昊的餘蔭下,誰不是整天盯著其他種族的高層,生害怕自己這一方式微?
再說榆市是邊塞不假,可這地兒還是一塊兒難啃的硬骨頭,吃力不討好的事兒,都不是小牛馬跑斷腿?
夜執陽的猜想之一便是隻要這座地宮建成,上面那個傢伙藉機來到榆市對八大星卜一頓鼓吹允諾,到時候手裡握著這群蠻橫民兵,何愁大事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