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衛國很滿意丁毅現在的態度,一心促使丁毅投降:“闖王大事為重,定鼎天下在即,何必節外生枝?”

他說,我們派人去接管,來回要通訊,整頓兵馬,留人防守,一番操作下來,又不是知多少天過去了,要是讓崇禎緩過氣來,或跑到江南怎麼辦?

還說,丁毅必是真降,我派大將鄧光鐵前去,給他一百騎就行,定能壓的住丁毅和其部下,驅使他們,攻打宣府王承胤。

王衛國現在是李自成座下第一大將,他一開口,又打了保票,李自成決定相信丁毅一次。

他馬上回信,讓丁毅召降王承胤,若不從,則率兵攻之。

此時,李自成已經覺的,前往京師的道路,一片平坦,再無阻擋。

他不顧李巖再三勸阻,直接從太原揮兵進入北直隸,因李巖的勸阻,留李巖五萬兵馬,駐守太原,保護他們退路。

進入四月後,李自成的主力四十萬大軍,號稱百萬,已經到了保定,距離京師越來越近。

三月中旬,大同鎮。

丁毅在總兵府正在觀看牆上的地圖。

此時大明已經失去半壁江山,除了江南,兩廣、山東和福建等地,各省幾乎沒什麼明軍。

陝西現在是榆林的嚴雄兵馬在,大同只有丁毅的兵馬在,京師以東有幾支兵馬,吳三桂守在山海關,和歷史上一樣,慢慢吞吞,走了幾個月還沒到京師,基本是不動。

徐敷奏的薊鎮兵馬也不動,天津沈世魁也不動。

丁毅的兵馬都不動。

因為東江鎮上下都知道,大夥在等,等著李自成攻破北京城。

只有大明亡了,咱們丁大人,才有機會。

但丁毅也知道,其中有路兵馬動了,就是昌平總兵唐通的兵馬,唐通的八千兵馬是與吳三桂、左良玉、黃得功三人一起,同時應詔勤王的,後三人都是路途較遠,走的又慢,到京師被攻破還沒到。(當然像吳三桂,左良玉這種,肯定是故意走的很慢)

唐通於二月份就到了京師,崇禎很高興,封他為定西伯。

自從封丁毅為伯後,明廷的伯爵也開始不值錢了。

然後崇禎還破天慌給了唐通四千兩犒軍,並讓監軍太監杜之秩和他一起守居庸關。

這裡崇禎又是一個神操作,之前他已經取消了各鎮監軍,現在突然反悔又派監軍。

歷史上唐通在居庸關準備迎戰李自成,杜之秩就在後面直接開城投降,迫使唐通也降了李自成。

丁毅知道唐通走了,所以告訴李自成居庸關現在兵少,你得趕緊進京。

李自成果然上當了。

“報。”突然外面有人來報。

宣大總兵王承胤,領四千兵馬來投。

“尼孃的。”丁毅笑罵。

他於日前剛剛寫了降表送到李自成處,現在信使還沒回來,丁毅已經做了兩手準備,李自成要是信了他的詐降,那他就先去逼降王承胤,拉著老王的兵馬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