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 從來不聽朝廷號令(第2/3頁)
章節報錯
去年冬季,李自成攻佔陝西,準備取道山西進攻北京,周遇吉與山西巡撫蔡懋德分別佈置河防,並向京師求援,但當時北京已無兵可調,僅是象徵性地派遣副將熊通率領二千士卒助戰,周遇吉留下熊通防守黃河之後,趕赴代州為北京建立阻擊防線。
崇禎十七年(1644年)正月,平陽守將陳尚智投降李自成,勸降熊通,並讓他遊說周遇吉歸降。
周遇吉見到熊通後,怒斥道:“我受國家的厚恩,怎麼可能跟著你叛逆?!你統兵兩千,不去殺賊,為什麼反而要做說客?!”周遇吉怒斬熊通,將首級送往北京,以顯示自己效忠明朝的決心。
丁毅知道他也算是個明末少見的良將,想救他一命。
許必成把太原的人馬忽悠到大同後,又快馬加鞭,還帶著丁毅的親筆信來找周遇吉。
他當然還是一樣的套路,勸周遇吉放棄代州,退向大同。
周遇吉勃然大怒:“若不守代州,賊兵必長驅直入京師,若守住代州,賊兵必不敢入京師,鎮北伯若真有心報效朝廷,當派兵前來,與我一共鎮守。”
周遇吉可不是蔡懋德,那這麼容易被忽悠。
李自成就是打下太原,想去京師,肯定也要把代州打下來,不然代州的明軍,隨時可以過來切斷他們的補給線和後路。
文官蔡懋德不懂軍事,周遇吉當然懂。
許必成一看,得了,這就是丁大人口中的大明忠臣。
丁大人有句話很經典啊,明末的時候,忠臣們很難為我所用,但是像高起潛,駱養性這樣的人,一定要好好保護,為我所用。
他當然心中敬重這樣的大明忠臣,可雙方立場不同,也沒什麼好說的。
許必成又好心勸了幾句,周遇吉反勸他讓丁毅出兵代州,奪回太原,守住太原就是大功。
兩人最後不歡而散,但一天之後,謝志良的兵馬,把從太原卸下的幾十門火炮,派人送到寧武關。
周遇吉大喜,只是謝志良送到寧武關,沒送到代州,讓他覺的有點奇怪。
二月初五,李自成兵馬到太原城下,太原已經沒有守軍,不戰而下,李自成甚喜。
城中晉王求降,這傢伙和原歷史上一樣,不敢走。
因為明朝有規定,宗室不能離開駐地。
你看人家慶王就很能跑,榆林寧夏兩地跑。
李自成抄了晉王的家,果然如周遇吉所說,並沒有派兵長驅直入往北直隸,代州就在太原邊上,肯定是當釘子一樣要拔掉。
二月十六日,李自成的兵馬到了代州城下,先勸降,不果,然後開始攻城。
大概是前面平山西各地和陝西各地有點痛快,加上太原也是不戰而下,李自成有點飄了。
結果一打起來,發現這裡是塊硬骨頭。
雙方大戰十幾天,賊兵死傷上萬餘,代州城依然沒打下。
這戰是把李自成打出一身冷汗,因為之前他十幾天,連平陝西和山西,一路順利的不得了,沒以在一個代州就被擋了十幾天。
這要明軍每個城都這麼守,他何年何月才能打到京師。
好在這時周遇吉也有點頂不住,因為兵少糧少,只能退向寧武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