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 從來不聽朝廷號令(第1/3頁)
章節報錯
鎮北伯兵馬眾多,他也有所耳聞,但至少鎮北伯的各位大將,已經被提為總兵,朝廷還指望他們能相互猜忌,現在聽許必成的意思,天津總兵,薊鎮總兵,山東總兵,登萊總兵等各地總兵,都還是丁毅的人。
但這還是小事,丁毅若有心入衛京師,現在叫齊四鎮總兵,絕對可以和李自成一戰。
但丁毅的意思,並不急著和李自成打。
謝志良低頭不語,陷入沉思。
歷史上他先赴京師,然後京師陷落,又赴江南,接著又到福建,到處扶明,謝志良絕對是大明忠臣。
他猶豫了好一會,終於抬頭問:“為何不現在不叫各路總兵,快馬加鞭入京護衛?”
“論打仗,鎮北伯從來沒有輸過。”許必成緩緩道:“你是統兵大將,我覺的和靖粵伯能談的通。”
“現在五十萬賊兵在山西,準備從山西進入北直隸,若是按朝廷要求,鎮北伯各部兵馬從四面八方,匆匆忙忙的入衛京師,必然敗多勝少。”
“打仗不是兒戲,那些廟堂的文臣一竅不通,胡亂指揮,大明之前打了多少敗仗?”
“鎮北伯打仗沒輸過,就是因為從來不聽朝廷號令。”
“更何況,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現在各部都在籌集糧草,想和五十萬賊兵決戰,並且把他們一擊而潰,一定要選好決戰之地,準備埋伏的兵馬,再三小心,不能犯錯。”
許必成這種話和蔡懋德說未必有多少效果,他肯定叫著讓丁毅集合所有兵馬來打賊兵。
但是和統兵大將謝志良說就可能有用。
謝志良想想也有道理啊,大明朝的皇帝和內閣大臣們都喜歡亂指揮,特別是遼東戰事,這也使得之前明軍與建奴大戰幾乎屢戰屢敗。
只有丁毅,從來不聽朝廷號令,卻是屢戰屢勝。
打仗,還得按丁毅的來。
想一戰打敗五十萬賊兵,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於是,太原總兵謝志良也被許必成成功忽悠了。
巡撫蔡懋德還是不肯走,要留下來守太原。
許必成也不和他多比比,上去一巴掌直接打暈,叫人抬走。
接著謝志良先派人護送巡撫蔡懋德和文官前往大同,然後按照許必成所言,把太原的糧草全部帶走,最後走時有五千兵馬、五千精壯農夫,近萬百姓,一路逃往大同。
許必成忽悠成功了太原兩個重要人物,但到代州時,忽悠失敗了。
山西這時還有一個總兵,就是山西總兵周遇吉。
此時他正駐在代州。
周遇吉京軍出身,也是明末為數不多的良將之一。
當然,這時的明末,只要敢和賊兵和建奴打的,就能稱良將,何況周遇吉還曾以少擊多,打敗過清兵。
崇禎十五年(1642年)冬季,周遇吉接任山西總兵官,赴任之後,他淘汰老弱殘兵,修繕兵器,加強練兵,積級備戰。
此後,明軍在與農民軍的幾次關鍵戰役中屢遭慘敗,主力喪失殆盡,失去了對農民軍作戰的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