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兵正與明軍在松錦相持時,丁毅三路大軍從旅順,皮島同時出發。

西路軍丁毅親自指揮,率張經騎兵1營三千,馬躍步兵1營三千,許必成步兵3營三千,12營向懷來兩千,另帶輔兵兩千共計一萬三千人,一萬五千匹馬騾,五百兩大車,從北溝城往北,直取蓋州。

不料剛出北溝城丁毅就要吐血了。

丁毅當初選擇北溝建城,就是因為這條路滿清南下,唯一能走火炮的大路。

丁毅往這裡建城,滿清要沒有打下北溝城之前,重炮是很難進入復州以南。

所以當年皇太極逼不得已和丁毅展開了北溝大戰。

戰敗之後,皇太極痛定思痛,眼下打下北溝城很難,但卻要防著明軍出來打他。

所以他立馬組織人手,在北溝城北十里開始,大量的挖坑。

同時在北溝十里以內,常年派駐哨騎,阻止明軍哨騎出城。

丁毅的兵馬現在守北溝城的是尚可喜。

他以穩為主,很少派哨騎出去,只是讓哨騎讓附近山區地形刻畫清楚就好。

往前十里都算清兵地盤,他的哨騎很少能過去。

之後雙方就基本維持在北溝一線,清兵不過來,丁毅也不過去。

這一晃幾年過去了,這次丁毅想出兵,特孃的,突然發現外面全是坑。

大軍到老帽山下時,前面地區崎嶇不平,無數坑洞,皇太極把丁毅的本事學的青出於藍,直接把大路都幾乎挖爛了。

看他這樣子,基本是不打算主動打丁毅,就想把丁毅困在北溝城。

丁毅的一萬多兵馬,又帶著大車,邊走邊填坑,從北溝走到老帽山,一百里路,走了半個月。

這還是他比較聰明,前面派先遣隊先走,相當於工兵在前面鋪路,一隊燧發槍手保護。

後隊走的比較順利。

旅順諸將是邊走邊罵,終於感覺到清兵每次攻打丁毅兵馬的痛苦了。

“皇太極瘋啦?”張經每天都在罵:“被丁大人你打瘋了是吧?”

眾將每次聽到都要笑。

皇太極實在沒出息,居然把自己的路挖成這個樣了了,擺明了不想來打丁毅,就把丁毅困在旅順,復州和北溝一帶。

南路軍尚可喜差不多,他從白雲城往北,一路橫掃遼東各堡。

這些堡都被皇太極又挖又建碉堡,換成以前是非常難打。

尚可喜打的第一個城是旋城,旋城清兵不到三百,碉堡建了十幾個,團團圍在旋城上面,用火炮都很難打掉這些碉堡。

城前到處是坑,五百米之內皆是,比當初丁毅挖金州還要誇張。

必竟雙方几年沒在這裡打過仗了,清兵沒事就挖坑。

尚可喜也不急,先把大軍把旋城圍起來,然後稍微填下坑,填到三百米內,然後以拋石機,扔汽油彈。

這個世界最厲害的武器終於展現出他的鋒芒。

出征前,很多軍將們還想靠火炮和火銃取勝,現在看到挖坑成這樣的城堡加碉堡,就明白那怕擁有這世上最強的火炮,如果想強攻一個墩堡,都要付出慘重的傷亡。

要是沒有汽油彈,丁毅每打一個墩堡,最少要幾天時間,並付出大量的傷亡,還不定打的下。

現在有汽油彈就好說了,尚可喜圍住就開拋,二十幾個汽油彈一扔,旋城頓時花成一片火海。

明軍在外面看著,不一會兒,裡面陸續有清兵自己跑出來。

裡面的火根本滅不掉,加上這個年代房子都是木頭材料具多,簡直是焚燒一切。

最後除了跑出來的八十多人外,裡面兩百多清兵被燒成焦炭。

明軍進去收拾殘局時,很多人看的都吐了,比當年火燒金州還要可怕。

東路軍沈世魁和尚可喜一樣,兩人都是一路燒過去,清兵在遼東的墩堡無一倖存,全部化為灰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