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丁毅第一次在東江鎮之處設立師級單位,嚴雄三人還是挺高興的,必竟級別又上去了,

暴兵的條件就是人口和糧食還有銀子。

登州和濟州已經在這兩年實現了盈利,特別登州的商稅實行後,年收入更是節節往上,加上這次又截下後金百萬兩銀,末來幾年都沒什麼問題。

丁毅在登州呆了半個月不到,王衛忠和徐敷奏的傷勢也好了很多,與兩人聊了幾次,丁毅便回到旅順。

他回到旅順沒多久,在四月初,朝廷升賞的旨意還沒到,但內部訊息已經提前到了登州,明顯是崇禎和朝臣在試探丁毅的底線。

明廷打算,把王衛忠調任山東總兵駐守臨清(原山東總兵劉澤清調任兗州總兵),徐敷奏為薊鎮總兵,調任薊鎮。

丁毅為登萊總兵,加太子少保,左都督,劉元為保定巡撫。

張經為旅順總兵,駐節復州和旅順,徐威為東江總兵駐節金州和皮島,沈世魁為援剿總兵官,另有原東江鎮大量軍官被提為副將參將。

朝廷這旨意一公佈,簡直是天下譁然,東江震動。

有了王衛忠的經驗例子,崇禎藉著這次大勝,想把東江鎮一拆為二,分別提拔張經和徐威為總兵,同時把劉元調往保定,丁毅調往登萊,在他自己看來,絕對是個妙招。

但天下的總兵,大明的兵將們都看在眼裡。

袁崇煥當年入衛京師,結果被砍了,所以祖大壽之後再也沒來,現在人家丁毅的兵馬大勝,你立馬挑拔離間,提他的部下,以後誰還敢這麼奮力死戰。

崇禎其實這招也是常用的,當年祖寬就是祖大壽部下家僕,他連連提拔,提為總兵,後來祖寬也不怎麼和祖大壽混在一起了。

他以為這招還能用。

按他的設想,先分鎮東江,然後過兩年,再把張經和徐威再調出來,這樣把丁毅的兵馬一分為三,丁毅的心腹們也一分為三,極大的消弱丁毅的勢力。

谷匷

崇禎想像是挺美好的,但也要看對什麼人用。

而且他也明白丁毅不是善輩,為朝廷顏面,沒敢上來就下聖旨,先用內部訊息通傳,試試丁毅的反應。

所以這訊息傳到山東後,四月中旬,劉元立刻請辭,要告老歸鄉。

早先丁毅和他談過,如調往別處,千萬不能去,將來必死無疑。

劉元當然清楚崇禎的德性,這次入關,崇禎殺的巡撫還少?保定巡撫就是這麼被殺的,關鍵人家也沒犯什麼錯,打不過清兵,是武將的錯,殺他巡撫幹毛。

現在崇禎要調他去保定當巡撫,劉元當然不會去。

不然以後隨便找個藉口,都能把他殺了。

他是打定主意,死也不離開山東。

劉元請辭,朝廷不肯,於是劉元也不去保定。

無奈之下,五月朝廷又重新下令,讓他去山東濟南任巡撫。

劉元這才欣然前往。

四月時,丁毅也沒前往登萊。

朝廷這時也在觀看,看丁毅的反應再立登萊巡撫。

原本的巡撫人選是王家楨。

王家楨這時年紀有點大,但他是出名的正直和忠於大明皇朝,所以崇禎想讓他到登萊去節制丁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