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右衛門和親戚們打算先起義,集合七八百人放火燒房,燒市街,然後組織反抗當地大名。

這次他經過丁毅的教誨,先暗中聯絡各地受壓迫的百姓,選好退路和基地,然後拿起兵甲,奮起反抗,同時打出各種旗號:什麼“打大名,不納糧。”

什麼“藩主大名,寧有種乎。”

什麼“我們和家人要活下去。”

從高階到通俗的各種口號。

特別最後‘我們和家人要活下去’,徹底點燃了普通庶民的反抗的意志,雄雄烈火瞬息在島原燒起。

原本1637年才開始的島原之亂,提前一年多就轟轟烈烈的開始了。

右衛門有了丁毅的兵甲,丁毅的言傳身教,又充分發揮不要臉的丁毅特色,完全拋棄日本武士道精神,只要為了取勝,什麼手段都能用。

他的這次起義,比歷史上更加的成功,很快席捲整個島原,當地大名被打的措手不及,連夜逃往江戶。

原來右衛門只會燒房子,燒貴族的家。

這次他掠奪貴族財富,把糧食拿出來分給庶民, 然後用丁毅教的方法,立刻宣佈把所有貴族的田地平分給所有庶民, 把貴族的豪宅分給落魄的武士。

更宣佈所有庶民現在為島原的上等百姓, 不再是貴族的奴隸, 有自由之身。

只需要交一成稅給他。

總之就是各中拉攏人心的手段。

然後暗中派人提醒大夥,等幕府的兵馬殺回來, 定要搶回他們分到的田地,和豪宅,殺死這些得到田地, 豪宅的庶民和家人。

島原上的百姓們頓時受到剌激。

他們不想到的手的田地和豪宅又被貴族奪去,也不想再交繁重的稅賦,為了保護自己的田地和家人,他們紛紛加入到右衛門的隊伍裡, 右衛門的兵馬越來越多,聲勢更甚。

幕府和原來一樣,開始並沒有重視,讓當地大名自己搞定, 結果半年不到, 對面的天草島也加入到右衛門的大軍中。

一年還沒到,等幕府重視時, 右衛兵已經擁有四萬多兵馬, 比歷史上天草四朗巔峰期的兵馬還多。

他和當地大名, 屢戰屢勝,每次打勝, 實力又強一份。

他比歷史上更加殘忍, 殺死所有不原投降的敗兵,消弱大名的力量。

原本他只針對大名和貴族, 抓到武士後,因為他自己也是武士出身,會心生同情, 又放走他們。

這次他要麼逼迫對方加入他, 不同意的者全部殺死。

有武士想假裝加入,先活下來, 右衛門就用丁毅教的手段, 讓這些投降的武士, 殺死大名和貴族的親信, 家人,從而逼使他們,無條件的站在自己這邊。

到松浦隆信的船來之前,右衛門的勢力,已經在島原和天草站住了腳,並開始囤田建堡,訓練兵馬,建造基地,打造兵甲,準備和幕府做長期的對抗。

但他也很快發現自己的弱點, 九成以上的兵馬都是普通農民演變,沒有組織和紀律,戰鬥力不如武士階級。

他急需向丁毅求助, 希望他派人幫自己訓練精兵。

為此, 他這次運了價值十萬白銀的財物,一是當支援丁毅兵甲的費用,二是想請丁毅派人相助。

不過這船到旅順時, 丁毅已經不在旅順。

並且那邊的阮文龍告訴他們,這些銀子可以運去大員,大員那邊,很缺錢。

於是,松浦松隆的船就來到了大員。

趙大山便在大員接見了右衛門的特使,才十五歲的天草四郎。

歷史上,一年後,十六歲的天草四郎正式起兵,成為右衛門之後的領袖,當時右衛門已經死了。

這次因為丁毅而改變,右衛門沒死,天草四郎卻成為右衛門的心腹大將。

別看他年輕, 非常沉著冷靜且聰明,而且據說,在來之前的一年裡, 他找了漢人認真學習, 漢語現在非常流暢。

這個十六歲就成為反抗軍領袖的傳奇人物, 果然表現出了與別人的不同之處。

“丁將軍不在大員嗎?”天草四郎一臉謙誠和恭敬, 臉上還帶著討好的笑容。

趙大山是什麼人啊,丁毅手下第一大將,丁毅公認最像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