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知府寇化(第1/2頁)
章節報錯
8月14,登州府。
丁毅已經來到登州,隨行有宋哲,路超,杜如海等人。
宋哲是當初從皮島第一批投靠到旅順的讀書人,在旅順呆了四年多,身為旅順學院首任院長,為旅順培養了很多讀書人。
而且他很認可丁毅的想法,丁毅不讓旅順的孩子死讀書,除了大明朝常學的東西,在旅順還有民事,農藝,生產等各種奇怪的課程,後續還有趙氏與幾個匠頭開設的工匠課程,每年學生還要參加一個月的軍訓。
這些宋哲都是支援丁毅的。
所以丁毅覺的宋哲還算比較開明。
丁毅來登州後,先去登州知府衙門。
登州之亂後,劉元任登萊巡撫,登州知府為寇化。
寇化這人比較正直,丁毅曾送五千兩銀給他,寇化不收,丁毅的人硬放在他家裡就走了。
寇化也不說什麼,估計當時是不敢說,但後來丁毅往登州引流災,煮粥賑災時,寇化花錢大量買糧,支援丁毅,把五千兩全用了。
這事之後,丁毅就很尊重這個人,必竟明末的時候,願意這麼幹的文官可不多見。
丁毅的手下杜如海,王衛忠,魏繼業等人先後在登州大搞建,囤田建堡,寇化全都看在眼裡。
朝廷是讓你囤田移民的,可沒讓你建堡啊,還有,你所有的堡建在各大路口,防賊似的防著內外的人,裡面人出去要查,外面的人進來也要查,這是幾個意思?
因為這邊不算是邊鎮,你要是在宣大等邊鎮這麼幹,在遼東關外這麼建堡,寇化肯定覺的沒問題,還要舉雙手贊成。
你在登州建這麼多堡幹什麼?
寇化肯定是心裡有想法的,而且他很快發現,丁毅引流來災民後,又把大量的災民又用船送走了。
原來丁毅賑災是假,搶人口才是真。
這時寇化心裡是很糾結的,從忠君愛國來看,他肯定是向著明朝,丁毅這麼幹,肯定不像是一個正常總兵能幹的事。
但他在大明幹了這麼多年文官,經歷過後金入關,孔有德兵亂,流民造反,還有各種天災人禍,他心裡很明白,僅丁毅幹煮粥賑災這件事,就挽救了大明朝成千上萬的百姓。
所以從去年開始,寇化多次請奏朝廷,要求調往別處。
但他運氣不好,濟南巡撫是朱大典,登萊巡撫又是劉元,都是丁毅的老兄弟,當然一口拒絕。
然後朱大典就和丁毅說了,老兄弟,這寇化幾個意思,一年要上書幾次要調任?
而且寇化的意思很明顯,再不同意,要往京城上奏了。
朱大典以為丁毅和寇化關係搞的不好。
丁毅得到訊息,更匆匆趕過來,想和寇化好好聊聊。
但他到知府衙門後,衙役說寇化不在,正在西郊田裡。
自從上次丁毅讓劉元慢慢替換吏員,現在登州城好多吏員都被逐步替換,像知府衙門,因為怕寇化反感,暫時還沒換過。
丁毅立馬帶人去西郊。
走在登州城大街上,可以明顯看到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街上人流很多,大概恢復到兵亂前七成人氣。
但現在登州城好多商鋪都是丁毅的,有的租出去了,有的自己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