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希望能和你成為朋友(第2/2頁)
章節報錯
朝鮮人運回國的用了三天時間,丁毅的船也幫著他們運。
等要走的人都運走後,丁毅召來當地朝鮮人、蒙古人和漢人代表。
這邊目前主要就是這三股人。
留下朝鮮籍有五萬多人,算最多的,蒙古人也有一萬多,以前蒙古人很多,但在1374年,高麗恭愍王派崔瑩討伐濟州,平定牧胡(專門養馬的蒙古人)時,殺了好多。
另有一股就是漢人,有自己遷移過來的,包括還以前從皮島東江跑過來的,也有被明朝發配的後裔,大部份是元朝時過來的,在元朝時,島上漢人反而最多。
濟州島自從1388年高麗收回後,就再也沒有經過戰亂。
經過這麼多年的休生養息,這才有了幾萬人口。
丁毅先召來了牧胡的代表突哲兒。
突哲兒自稱是成吉思漢的後裔,黃金血脈,但島上除了牧胡,其他蒙古人也不信。
他今年四十多歲,長的比較胖,但雙眼有神,一看就是很精明的商人。
據他說,島上蒙古人也分兩部,一部是以養馬為生,大夥稱之為牧胡,以突哲兒家族為代表,這部大概有三千多人。
另一部不怎麼養馬,主要養羊,養牛,為主,這部蒙古人養了少量的馬,自用,主要是養牛羊,還會少量囤田,也不喜歡別人叫他們牧胡。
這部份蒙古人的祖輩基本和漢人和朝鮮人透過婚,不喜歡別人叫他們‘胡’。
“突哲兒你養了多少匹馬?”丁毅和顏悅色的問他。
“丁將軍,我養了兩千匹,但朝鮮人走時,買走了我一千匹。”他很無奈的道。
朝鮮是個多山地區,騎兵並不多,全國騎兵應該不超過兩萬。
所以濟州島朝鮮人也不重視,當年是蒙古人在養馬,元朝滅亡後,明朝又不要,這邊的人養馬也越來越少。
元朝剛滅亡時,島上還有兩三萬的馬,最近這幾十年,島上最多沒超過一萬匹馬。
因為他們養了太多馬也賣不出去。
現在到濟州買馬的,基本是朝鮮本國人,還有膽大的明國商人。
有明國商人會到這邊來買馬,然後運到大明去賣,能賺大錢。
包括沈世魁當初也幫皮島買過。
但風險也不小,必竟跨海過來,隨時可能船翻人亡,所以他們銷量少,養的馬自然就少。
這次朝鮮人撤走,以每匹五兩銀的價格,低價要走了他一千匹馬,突哲兒雖然無奈,也只能接受,但是他不打算告訴丁毅賣的是五兩。
“你平時一匹馬賣多少?”丁毅又問。
“每年不同,一般在二十兩左右。”突哲兒眼珠閃動著靈光。
“突哲兒,島上不是隻有你一個人養馬,如果你不和我說實話,我們無法成為朋友,而我的刀和銃,是不會對敵人客氣的。”丁毅冷冷的看著他。
突哲兒頓時臉色大變,感受到丁毅身上滿滿的殺氣,看著四周冷冷凝視他的明軍,他胖胖的額頭上,很快出現汗珠。
他輕輕撫了下頭上的汗,強笑道:“尊敬的丁將軍,是突哲兒記錯了,十兩左右。”
“你們養馬的成本多少?利潤多少。”丁毅沉聲道。
突哲兒正要開口。
丁毅打斷了他:“在你回答我這個問題之前,請你想清楚再回答。”丁毅說話的時候,眼看向他身後的其他胡牧和蒙古人。
突哲兒回過頭,和眾蒙古人面面相覷。